說著李承乾轉身往御臺上走去。
坐下后。
李承乾微笑著說道:“雉奴,你對大唐百姓的生活現狀了解嗎?”
李治搖了搖頭道:“大哥,皇弟并不了解。”
他常年生長在皇宮之中,除了跟隨李世民偶爾出去狩獵外,哪有接觸普通百姓的機會?
李承乾輕聲說道:“大唐百姓現在能解決溫飽,一日三餐倒是不愁,但是他們吃不起肉,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肉。”
什么?
百姓要逢年過節才能吃肉?
李治驚愕道:“大哥,肉食也不貴,百姓們為何要隔那么久才吃一次肉?”
“即便吃不起昂貴的羊肉,豬肉和雞肉他們應該吃的起吧?”
因為豬肉有膻味,權貴之人都不喜歡吃,所以價格并不算高。
而且不少百姓家里都養雞鴨鵝,他們只要勤快點,吃點肉不是很正常么?
李承乾搖了搖頭道:“雉奴,大唐的尋常百姓,一戶人一年只能賺1500文到2200文,平均下來一天賺取5文。”
“而柴米油鹽等基礎的物品,就占了百姓絕大部分的開銷。”
頓了頓。
李承乾接著說道:“當前東市和西市的肉價,豬肉8文一斤,雞肉5文一斤,魚肉12文一斤。”
“除此之外,百姓生病看郎中需要花錢,偶爾置辦一身衣裳同樣需要錢。”
“你說他們能時常吃肉嗎?”
肉價之所以昂貴,是因為豢養的成本高,以及豢養的難度非常大。
尋常百姓連自己都吃不飽,更別說養豬這種大型的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