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夾著半片焦黃的燈謎箋。
第四幕:謎底驚雷
霜降掃街日,環衛車的水槍沖垮余守拙的燈架。竹骨泡在污水里,竟浮出密密麻麻的刻痕。少年宮孩子用激光筆描摹,青石板上投影出豐富多彩的星象圖。“這是觀星燈的骨架!”鐘伯的枯指劃過北斗刻痕,“《考工記》載,以竹應天罡之數。”
深夜,余守拙撬開雜貨店地磚,取出個生銹的鐵盒。盒內羊皮卷上畫著十二獸燈陣,注腳處朱砂小字已然模糊:“燈陣啟,可引天火。”劉建軍的菌絲老面突然瘋長,在蒸籠里結成星斗圖形,與地磚下的刻痕遙相呼應。
第五幕:千燈照夜
冬至燈會夜,全街電路因超載癱瘓。余守拙的猙獸燈率先亮起,桐油混著菌絲燃起冷焰,獸眼中的琉璃珠折射出七彩光暈。小林的全息嫦娥被迫投影在竹篾燈面,紗裙被篾條割裂成流云紋。
劉建軍掀開蒸籠,菌絲包子在冷焰中綻開,氣孔噴出的熱氣托起少年宮孩子的紙船燈。鐘伯的煤油燈擱在《天工開物》上,火苗舔過“猛火油”篇頁,竟與猙獸燈的冷焰連成光橋。
暴雨突至,桐油遇水凝成琥珀色的河流。菌絲裹著琉璃珠在雨中浮沉,將十二獸燈的光影投在老梧桐的枯枝上。晨光中,余守拙將篾刀埋進燈架灰燼,刀刃正對地磚下的北斗刻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