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明,西門慶帶著自己的十幾個手下,不辭辛勞地跟著滄州知府和朱仝,率領著數百禁軍和官差策馬直撲柴進的莊園。
那滄州知府雖是科舉士人出身,卻也騎得好馬,在府中押番、虞候和朱仝等人的簇擁下,與滄州兵馬都監并駕齊驅,一連奔出二十里地,眼見得來到馬麟謀害小衙內的樹林,也不見那知府有疲倦之色。m.biqikμ.nět
在樹林里看過梁山泊強盜馬麟的尸首后,知府分付留下幾個人收斂那惡賊馬麟的尸體,待結案后一并示眾。緊接著,知府又帶著軍士穿過樹林,向柴進的莊園進發。
出了樹林,前方視野變得開闊,眾人這才發現遠處升起滾滾濃煙。前方豈不正是柴進莊園所在?知府問明白身邊人后,心知有變,立即催促眾軍士全力追捕,拿得柴進和梁山泊賊寇必有重賞。
眾軍士聽了,發一聲喊,齊齊快馬加鞭向前疾奔,持刀拿槍地沖向燃燒中的柴進莊園。
西門慶見到前方的火焰,心知定是焦挺、洪振他們已經得手了,于是放緩了速度,落在最后面跟著那滄州知府的隊伍。
西門慶此時已經不是在想柴進之事了,而是在回憶身前那個騎馬親身捕盜的知府在歷史上是甚么樣的人。
出城之后的路上,知府與西門慶在馬上寒暄了幾句,西門慶知曉了這滄州知府的姓名。西門慶總感覺這知府應該是一個歷史名人,只是一下子沒有想到他在歷史上做過甚么事。
西門慶記得,似乎在一部看過的影視劇里有這么個人,仔細回想一番之后,西門慶忽然勒住了馬,驚詫地看著前方那個背影。那個名叫杜充的滄州知府,不是精忠岳飛里的大漢奸嗎?
西門慶的記憶中,這個杜充正是繼宗澤之后擔任南宋東京留守之職,是岳飛的頂頭上司。后來杜充還被趙構任命為宰相,負責防守長江防線的南京建康府。在南京建康府兵敗之后,他就投降了金國,成了影視劇里丑化的大“漢奸”。
哎,我西門慶大官人的反派吸引屬性還真強呀,這就一不小心又結交了一個歷史上的大叛徒,大漢奸!
西門慶記得,宗澤擔任東京留守之職時,廣招各路義軍聯合抗金。而杜充上任之后,卻不信任那些義軍,將其紛紛遣散,甚至命令岳飛帶領官軍襲擊那些不服從的義軍。如今仔細想來,杜充對宗澤的策略改弦易轍,或許與小衙內之死有關。
歷史上,杜充四歲的小兒子被梁山強盜李逵殺死后,心中定必恨死了梁山泊的強盜,由此也對各處的劇盜同樣深惡痛絕。而宗澤在河北、河東聯絡的那些義軍,很多都是從前聚嘯山林的強盜團伙。宗澤可以不問出身地拉攏這些強盜,但杜充卻是無法與這些強盜出身的義軍和睦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