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江州后,石勇和陸小乙除了每日到賭房里去賭博廝混,就是再到牢城營打聽一下宋江是否到了。蔣忠則將帶來的弟子們都分散出去,讓他們每日四處游蕩,熟悉江州城的大街小巷。
因為西門慶等人來得快,估計那宋江一路耽擱,還需要幾日才會來到江州城,是以西門慶、焦挺、蔣忠等人每日也悠閑地在江州城游覽名勝古跡。
西門慶他們在當地人的指點下,先去了江州城南邊,廬山腳下的東林寺。
東林寺位于潯陽江南岸,廬山西北麓,南面正對廬山香爐、天地諸峰,北倚東林山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東南有烏龍潭,地勢雄杰,交通便捷。中有大溪,自南而西。驛道界其間,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臨溪,入門為虎溪橋。
站在東林寺外南望,只見香爐峰分一枝東行,自北而西,山巒起伏,狀若龍騰,西接湯山,單清過脈,形如虎踞,環合四抱,有如城郭。東林居其中,登高遠眺,若龍掛長空,躍然欲飛,故相地者謂“倒掛龍格”之地也。
寺前明堂開闊,朝案分明,香爐峰呈趨拜之勢,千年紫煙不斷,虎溪具眷戀之情,萬載白水常流。
對于東林寺的這般景色,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曾寫下“流泉匝寺”四字,以詠此景。
寺廟中,還有唐太宗御筆親題的“聰明泉”石碑。
這江州的東林寺建成于東晉太元十一年,不久就成為佛教凈土宗發祥地,中國南方的佛教中心,隋朝以后為全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
凈土宗創始人慧遠大師也被后世尊為凈土宗初祖,蓮宗創始人。
這東林寺還被遠在日本的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而這,緣自唐代東渡日本的鑒真大師。
唐天寶十二年,東林寺僧智恩協助鑒真大師東渡。
初鑒真于天寶元年應日本沙門崇睿,普照之請,東渡弘法,前后五次均為風浪所阻,回歸揚州時,特留東林寺盤旋數日,對東林
m.biqikμ.nět寺留下深刻影響。
天寶十二年夏,鑒真大師第六次渡東瀛,他偕東林寺僧智恩一同前往,終于抵達日本九州。
翌年,鑒真大師在奈良興建大寺,修筑戒壇、日本天皇、皇后、公卿四百余人皆從受菩薩戒。鑒真既開創日本律宗,又弘揚凈土法門,因此,后來的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尊稱東林寺為“祖庭”。
這東林寺身為南中國第一叢林,不僅影響了遙遠的日本,還間接影響了幾百年后明末的歷史。
歷史上,四年之后的北宋政和元年,無錫官員李夔陪同著名學者楊時到無錫南門保安寺游覽。
楊時見這里臨伯瀆港,前臨清流,周圍古木森天與郁郁蔥蔥的江州廬山東林寺頗為相似,是一個研究和傳授學問的理想場所,便有意長期在此講學。
李夔知道楊時的意思后,全力贊同,于是定此學社名為“東林學社“。
明朝萬歷三十二年,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復東林學社并在此聚眾講學,影響了朝野上下許多江南地區的士人。這些人,后來就結成了明末歷史上著名的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