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在樊樓的西樓獨自召見過李師師后,就被她獨特的氣質所征服,迷戀上了這青樓歌妓。
為了能夠與李師師幽會,宋徽宗甚至特地從皇城里修了一條地道到金線巷李師師的家后,以便能夠隨時出宮見那李師師。
自從與宋徽宗打得火熱之后,李師師也不去那樊樓了,只留在金線巷的家中接待貴客。
可是,知道李師師與宋徽宗之間的關系后,尋常人都不敢上李師師的門了。當然,李師師身價也是冠絕汴京,非大富大貴之人也上不起她的家門了。
那些出不起錢一親芳澤的文人只能酸溜溜地書中記載李師師門地尤峻。寫點兒詩詞追憶與李師師年少時的似水年華。
宋徽宗垂青李師師之事,不久就傳開了,宮里宮外都傳得沸沸揚揚。
宋徽宗也不怕人,索性把皇城東華門外李師師所住的金線巷改名為小御街。
御街者,皇帝官家所走之道也。宋徽宗用改街名的方式向天下挑明,他道君皇帝不懼人,要常去李師師家與她廝會。筆趣庫
自那以后,這東京汴梁城里敢去李師師家的人更少了。
當然,膽大包天的人還是有,著名詞人周邦彥就是一個。關于李師師、宋徽宗和周邦彥三人,還有一個“馬滑霜濃”的故事。
周邦彥生得風雅絕倫,博涉百家,且能按譜制曲,所作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他和李師師時常往來,李師師以善歌聞名,為她作曲寫詞的就是周邦彥。
有一天皇后生日,周邦彥估計官家不會來李師師那里,便溜來與李師師幽會。結果徽宗卻偏偏還是來了,并拎來幾斤廣南東路新進貢的潮州柑給李師師品嘗。周邦彥躲避不及,一頭鉆進了床底藏身。
李師師剝了幾顆潮州柑,與徽宗一起共同享用,溫存了許久。好在徽宗還記得今日是皇后生日,覺得應該回去陪她,便對李師師說:“朕要起駕回宮了。”
李師師勸道:“夜已三更,半夜風寒,陛下龍體要緊,就留下吧。”
徽宗猶豫了片刻,還是返回皇宮,沒有在李師師這里留宿。
周邦彥從床底爬出來,與李師師暢談一番,又把剛才聽到的事寫成了一首詞《少年游》
并刀如水,
吳鹽勝雪,
纖指破新橙。
錦幃初溫,
獸香不斷,
相對坐調箏。
低聲問
向誰行宿?
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
不如休去,
直是少人行。
周邦彥這個老東西當真是在作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