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公孫度決定暫且奉袁紹為主,遼東戰略已經達成,而曹操這邊,袁紹再次派遣麾下重要謀臣郭圖出任使節。郭圖此人,機智過人且頗具才華,只是行事風格較為激進。在出發前,他便與袁紹商議妥當一應事宜。
郭圖領命后,恭敬地對袁紹說道:“主公放心,此番出使,我定不辱使命。若曹操愿意配合,與我軍一同攻略長安,那自是最好;可若曹操不識好歹,不愿配合,我即刻返回。屆時,函谷關外文丑將軍所部,便可順勢聽從我的指揮,直接進攻洛陽。如此一來,既能給曹操一個狠狠的教訓,也能擴大我軍的勢力范圍,為日后爭霸天下增添籌碼。”
袁紹滿意地點點頭,拍了拍郭圖的肩膀,說道:“公則(郭圖字公則),我素知你有智謀,行事果敢。此次任務重大,關乎我袁家大業,切不可掉以輕心。曹操此人狡詐多端,你與他交涉時,務必小心謹慎,見機行事。”
郭圖拱手應道:“主公囑托,郭圖銘記于心。我定當隨機應變,為主公謀取最大利益。”
于是,郭圖帶著使命,率領一隊精銳隨從,踏上了前往曹操營帳的路途。一路上,郭圖心中不斷思量著與曹操交涉的種種策略,他深知此次任務艱巨,曹操絕非易與之輩,但憑借自己的智謀,他有信心完成使命,為袁紹的霸業添磚加瓦。而在函谷關外,文丑正率領十萬大軍嚴陣以待,只等郭圖傳回消息,便隨時準備發動進攻。
郭圖領命后,精心挑選了一隊隨從,帶著袁紹的使命,浩浩蕩蕩地向著許都進發。數日后,一行人抵達許都。
郭圖整了整衣冠,懷揣著幾分自信與傲然,在曹操屬吏的引領下,踏入了曹操設于許都的府邸大堂。只見堂內,曹操穩坐主位,面容沉穩,目光深邃。其身旁兩側,郭嘉、荀攸等一眾智謀之士按序而立,個個神色平靜,卻隱隱透著一股睿智與沉穩。
郭圖上前,微微拱手,雖面帶微笑,話語間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氣勢:“曹將軍,我家主公袁紹威震河北,如今有意攻略長安,以靖天下。聽聞馬超在西涼擁兵自重,實為漢室隱患。我家主公念及曹將軍與袁家往日情誼,特遣在下前來,邀將軍一同出兵,共討馬超。此乃順應天命之舉,不僅可除奸佞,更能為二位將軍在天下人面前博個忠義之名,還望曹將軍莫要錯過良機。”
曹操微微瞇起雙眼,未立即作答。這時,郭嘉輕笑一聲,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郭先生此差矣。如今馬超剛剛平定西涼異族叛亂,保境安民,實乃社稷有功之臣。此時貿然興兵討伐,師出無名,恐遭天下人非議。再者,西涼地勢復雜,馬超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貿然進攻,勝負難料,絕非明智之舉。”
郭圖眉頭一皺,反駁道:“哼,馬超不過是篡逆之輩,與昔日西涼董卓何異?如今不趁其羽翼未豐之時將其鏟除,難道要養虎為患?待他坐大,恐天下再無人能制。曹將軍若此時不出手,日后必定追悔莫及。”
荀攸也站了出來,神情平和卻辭犀利:“郭先生,話雖如此,但當下局勢錯綜復雜。馬超雖有野心,然此刻他剛平叛亂,西涼軍民一心,士氣正盛。我軍若此時與其為敵,恐陷入苦戰。況且,曹將軍如今勢力雖不弱,但與馬超、袁紹相比,并無絕對優勢。若貿然聽從袁紹之邀,一同進攻長安,最后恐怕出力不討好,得不償失。”
郭圖心中惱火,卻仍強壓怒氣,說道:“曹將軍難道甘愿錯失這成就霸業的大好時機?難道就想眼睜睜看著袁紹主公獨自建立功勛,而曹將軍卻落得個畏縮不前的名聲?”
曹操微微一笑,緩緩開口:“郭先生,并非我不愿出兵,實是如今時機未到。馬超剛剛為朝廷平定異族入侵,此時攻打,于理不合。我曹操一向以匡扶漢室為己任,行事自然要順應民心。袁紹與馬超已然結仇,此事我也愛莫能助。”
郭圖聽出曹操話里話外的推脫之意,心中明白今日難以談攏,不禁冷哼一聲:“曹將軍既如此顧慮,那郭某也不再多。只是希望曹將軍莫要后悔今日之決定。”說罷,甩袖便走。
郭圖憤而離開許都后,一刻也不停歇,徑直朝著函谷關外進發。他身為袁紹使節,曹操雖不愿與袁紹這個龐然大物正面為敵,但也不愿過多刁難,因此郭圖得以順利來到函谷關外,與文丑匯合。
早在袁紹派郭圖出使曹操之時,便已授予郭圖命令:若曹操不愿結盟,郭圖便要配合文丑進攻函谷關,進而威逼洛陽。果不其然,郭圖抵達后不久,函谷關便被袁軍重重包圍的消息,就如一陣疾風般迅速傳至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