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農忙結束后,楊書記緊鑼密鼓的安排人到了亂石地開始施工。
首先是把亂石地的雜草鏟除,這些工作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手干活。
等雜草鏟除后,那就是挖廠房地基了。
雖然亂石地也需要平整,但這些不急,等廠房建好后,再整也不遲。
由此開始,我國首個農民工建筑隊就開始他們正式的工作了。
這些工人在楊書記的指揮下開始揮汗如雨的忙碌著,整個服裝廠的建筑圖紙都在楊書記的手里,而現場只能看到“戰壕式”地基的輪廓。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周安規劃只是一個生產車間和一間庫房,外加一個食堂。
可是隨著施工進度的推進,周安又改動了廠房的設計方案。
因為周安想著,到時候不管是自己來這里,還是客戶來談生意,不能都呆在生產車間吧?
所以建了一個辦公樓,為了節約成本,原本的倉庫就設計在辦公樓的一樓。筆趣庫
此時建筑工地是沒有工地食堂的,農民干完活都回自己家吃飯。
等這些工人下工回家吃飯,楊書記也空下來,周安這才對他說道。
“楊書記,現在工程的進度不慢,要我看,半個月就能完工了。這廠里一些配套的設施,水、電之類的您可得幫我想辦法安排啊。”
現在的農村電還是有的,可是就是沒有自來水。
可是工業用電和生活用電,那可是兩個概念。
所以要弄供水電系統的話,還需要和鄉里溝通。
要知道,這個時期的用電,那是經常會碰到停電和跳閘的現象。
辦廠用電問題是非常的重要,和鄉里協商單獨拉線進廠,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好,我回頭就去鄉里溝通,這段時間你也不用那么辛苦跑過來,我辦事你還放心嗎,等工程結束,我直接給你打電話就是了。”楊書記笑著說道。
水,電的事情只能靠楊書記去協調溝通了,這些鄉里政府部門,周安可是沒有熟人的。
周安一邊和楊書記說著,一邊和村民打著招呼。
現在村里的農民都知道,以前在自己村里下鄉的年青人,就是這個服裝廠的老板。
聽楊書記說,這個年青人就是念著對小清河的感情,才來小清河為鄉親們造福利的。
所以,來服裝廠工地干活的人,對這個年輕的小老板,十分尊敬,紛紛和周安打招呼,等服裝廠建好了,還想把自己的子女弄進這里來上班呢。
“小周老板好!”
“好好!辛苦你了!”
“小周老板好!”
“好好好!辛苦大家了啊!”周安不住的同鄉親打招呼。
和這些老百姓打過招呼后,周安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于是一本正經的說道。
“對了,楊書記,您那蘋果明年我可是幫不了您的忙了。
我大舅賣了張老臉,才從廠長那里求到把這次中秋福利換成蘋果福利。
就為了這,我大舅可是被工友們戳脊梁骨了。
說什么,這蘋果又不能當飯吃,哪有給半斤肉或者發點面油之類的呢。
這還是好聽的呢,有的人還說我大舅從這些福利里,撈著好處了,您說說,我大舅他冤不冤?
為了這,我這段時間都不敢去我大舅家了,生怕他揍我啊!”
“這……”楊書記愣在當場了。
他想著,明年再讓周安幫忙呢,現在卻沒到明年,周安就把他的一條路堵死了。
怎么辦呢?
這事總不能老是求人吧?!
楊書記陷入了沉思,這個蘋果的事不徹底解決,以后還是一個后患。
可是要是沒有銷路,那這兩年培育的蘋果樹就只能砍掉,從新改種莊稼了。
“周安啊,你年紀輕,腦子靈活,你幫我想想,怎么樣才能一勞永逸的把這個蘋果的問題徹底解決了……”
楊書記沒辦法,只能病急亂投醫,說不定周安就能有辦法。
這個……我能有什么辦法?
周安沒想到楊書記把問題甩給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