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眼半個月時間過去。
一部名為《意外死亡》的電影結束了拍攝,開始進入后期制作和補拍階段。
幾天后張震在辰龍島的放映廳里,見到了這部電影的導演版。
林詩瑤坐在他身邊,二人一不發地看完了時長一百二十分鐘的片子。
放映廳的燈光亮起,熒幕上開始播放職員表。
林詩瑤這才出了一口氣說道,“太壓抑了!”
電影并沒有按照原來的劇本皆大歡喜為結尾,而是改成了被冤枉的女孩承受不住各方面的壓力,最后選擇了結束生命。
片尾曲響起的時候,一股哀傷壓抑的情緒淋漓盡致,催人淚下。
不得不說從演員的演技,到拍攝效果,整部片子的節奏,情緒的表達,都是上乘,可見導演的功底。
張震點頭道,“確實,這和我初衷有些差距,雖說意思表達清楚了,可是結局變成了悲劇!”
柳衛強從一旁低聲道,“張總,我確實改了劇本,這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它必須是一部悲劇,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我知道,您有權利改變結局,但是我懇請您,不要那樣做!”
張震緩緩站起,笑著看向他,“你是導演,你說了算,就這樣,我預祝咱們的電影大賣吧!”
......
十天后《意外死亡》終于在千呼萬喚中登上了香江各大影院的熒幕。
首映當天,影院里的氣氛略顯微妙。一部分觀眾是沖著影片這段時間引發的話題而來,而另一部分則是抱著看一場普通電影的心態走進了放映廳。
隨著電影情節的推進,原本還在交頭接耳的觀眾漸漸安靜了下來。
影片中女主丫丫和兩個伙伴在異鄉遭遇的不公,以及丫丫哥哥為了尋求真相和公正所做的種種努力,如同一把把重錘,敲打著每一位觀眾的心。
當悲劇的結局來臨,放映廳里響起了一陣壓抑的抽氣聲和輕輕的嘆息聲。
電影結束后,觀眾們走出影院,臉上的神情各不相同。
一些年輕的學生,眼中閃爍著憤怒與同情交織的光芒,他們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各種話題。
“沒想到內地來的同學在咱們這會遇到這樣的事,那個校長兒子太過分了!”
“是啊,而且那些作偽證的人也太可惡了,就因為收了錢,就不顧事實。”
在街頭巷尾的茶餐廳里,這部電影也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一位出租車司機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對坐在旁邊的乘客說道,“看了那電影,心里真不是滋味兒。
以前總覺得內地來的學生搶了咱香江孩子的資源,現在看來,他們也不容易啊。”
乘客點頭表示贊同,“這電影拍得真敢說,把一些香江人對內地人的偏見都拍出來了,咱確實得反思、反思!”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香江民眾都能立刻接受影片所傳達的信息。
一些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的中老年人,雖然也被電影情節所觸動,但在談及對內地學生的看法時,依然顯得有些猶豫。
一位老街坊皺著眉頭說,“話是這么說,可他們畢竟和咱們生活習慣啥的都不一樣,這隔閡也不是一部電影就能消除的。”
但他的話立刻遭到了旁邊一位年輕人的反駁,“伯爺,您這就不對了,電影里說得很清楚,大家都是華夏人,多點理解包容,有啥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