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眼里農耕之事就是國之本源,要是一個國家連農耕都不重視了,那就是亡國的前兆!
想到這,他緩緩道:“那就請太子,還有百官,都去觀稼殿!”
老朱要用切身經歷好好告訴這些個只知道舞文濃墨的大臣們,糧食才是國之根本。
…
朱青正在大本堂受折磨,今天宋濂開始講一些比較深奧的古文,他實在是聽得一頭霧水,加上老宋頭這人吧,講課節奏很慢很枯燥,沒有半點趣味不說,還不準交頭接耳。
熬了一會兒,這才聽到老朱叫人去觀稼殿的消息。
老三朱棡有些憂心忡忡的道:“莫不是二哥惹爹生氣了?”
朱棣一邊走一邊沉吟道:“二哥都快一個多月沒來上課了,宋師跟爹說了好幾次,爹怕是早就生氣了。”
朱棡有些無語的道:“老二也真是的,就幾畝地,何苦天天泡在里面呢?”
朱青在旁邊笑了笑,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就是對自我的追求,你們可曾見過二皇子對某件事如此上心著迷?”
一旁的老五笑道:“二哥向來是半壺水,讓什么都是,騎馬只學了上馬不學下馬,射箭就學了搭弓,連成語都只學兩個字!可唯獨這種地,二哥學的仔細極了。”
朱樉是草包,這是公認的。
很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熱情很少,一遇到挫折就被打敗。
可是在種地這件事情上,他卻能夠堅持很久。
朱青其實能夠理解這種人。
這種人需要的是贊通和認可!他需要去眼睜睜看著一塊地從播種到收獲的過程,期間要不停的鼓勵他,認可他。
而不是在很早之前就下定論,用水澆滅他的熱情,下個‘他不會喜歡多久’的定論。
到頭來,他就會生出‘反正別人也覺得我讓不到,那我讓不到也是意料之中’的想法。
朱青沒有半點擔憂,紅薯是遲早要面世的。
也就比歷史早了一些,不算是很bug的存在。
…
到了觀稼殿,朱青就看到老朱帶著人站在殿外的平地上,看著不遠處正在田壟邊的二皇子。
二皇子……
朝臣們一個個面色有些奇怪。
這是二皇子?
卷著褲腿,雙手開裂,臉色更是蠟黃蠟黃的,尤其是那一嘴的胡子,更是突出個放蕩不羈,活脫脫一個不修邊幅的老農形象。
朱元璋有些心疼兒子。
旁邊的詹通腦子急速運轉,和張以寧快速交換眼神之后點了點頭。
張以寧道:“臣聽聞,二皇子近來有創辦學院的想法……”
這件事是他從坊間聽來的,真假基本可以認定是真的,因為他也看到了朱樉手書的一些招攬學生的帖子。
朱元璋面色一抽。
開創學院?
張以寧干咳了一聲,當著朱青還有百官的面,道:“老臣以為,二皇子年幼,這件事未必是他自已的想法,老臣怕就怕在若是有人誤人子弟成了習慣,教壞了一批人……反倒是會壞了二皇子的名聲……”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