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重八雖關注朱青,卻也只是恩蔭了他一個御史之位,且看他能走到什么地步吧。”
“對了,吏部那邊……”
玉兒欠身回道:“都已告知過了,那幾位不會多,也不會有人查到是陛下下令恩蔭的官身。”
馬秀英點了點頭。
…
九月十七,朱元璋正式下令百官上朝的規矩。
將朝會分為大朝跟常朝。
大朝一般在正旦、冬至、萬壽節日時舉行,主要作用是禮儀性質的朝會。
而后常朝則分為朔望朝與日朝。
朔望如其名一般,在每月的初一跟十五舉行,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地點在奉天殿。
日朝則是分為早朝跟午朝,都不在殿內舉行,而是在奉天門外舉行。早朝皆可奏事,而午朝只有六部通政司、六科給事中、各守衛官可走軍情。
總的來說,早朝是文,午朝是武,文武皆備。
九月初四,早朝。
朱青一個人晃晃悠悠的到了奉天門外,到的時侯已經看到很多官員在此等侯。
看到朱青的第一眼,這些官員瞬間扭頭。
總的就l現兩個字。
‘晦氣’
朱青哈哈一笑,在一眾朱紫之間站在了屬于自已的角落。
朱元璋到后,早朝開始。
早朝的流程沒有大朝那么繁復,也沒有朔望那么正經,參拜皇帝之后,由宦官高喊一聲:“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而后,便開始奏事。
朱青這幾天也想明白了,自已如今是御史,想要安安全全的激怒別人,最好就是借用職位之便獲得來自于朱元璋的庇護。
那就得不停的彈劾,反駁!
反正自已是官,說錯了可以說是防患于未然,說對了那就是自已的本事。
文官奏事的過程十分復雜,文官一個個搖頭晃腦,說的是有大事也有小事。
“老臣請奏陛下,而今天下初定,官制未備,應當立即征兆賢才,舉薦入仕,為我大明官場培育新生力量。”
禮部侍郎石家寶顫顫巍巍的出班奏道。
這事合情合理,如今天下初定,官員急缺,正是要聚賢納才的時侯。
不過石家寶所說的,乃是舉薦,而非科考。
朱元璋也沒過多去考慮科考還是舉薦,因為現如今的大明,很缺官!
武將那邊臉色還是有些不善起來,早朝不是他們的戰場,所以他們沒辦法出反駁。
“那就下詔……”
“臣!反對!!”
一聲響亮的聲音在奉天們外響起。
文武官員都虎軀一顫,文官一個個臉色難堪的轉頭過來,武勛則是不可思議。
當看到那個身著藍色官袍的官員大步流星的走到場中,所有人都覺得無比刺眼。
瘋狗……又要咬人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