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朋友每家一本。”
還好,沒有說是每人一本,若不然,他們拿回去可能當手紙使都會嫌棄。
畢竟,一本就有厚厚的六百八十八頁,一家幾口就有幾本書,不當手紙就得拿去墊桌子腳腳。
“然后,爹當年當過駐村干部的村子,她讓人給送了一本去;爹單位上的老同事她認識的也讓人送了一本去;還有就是我們中心校,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她都讓人送了一本……”
杜紅英……老天爺,這是埋沒了一個營銷天才!
真的沒看出來,老頭頭這么厲害。
“還有,娘讓小靜送了十本給一中學校放在圖書館里,說是讓孩子們也看看。”
杜紅英沒忍住笑了!
真的,娘這次是一個大大的顯眼包。
他們都能理解娘這種想法,這本書是她那逝去的老伴耀眼的過往,是現在的一道光。
博物館大門口,杜天全生平下面的玻柜里,杜紅英也親自放下了一本書。
“咦,《杜天全傳》”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來看展覽,看到這本書驚訝極了:“我買了這本書剛看完,原來這就是作者啊,這老爺子太厲害了,草根逆襲,普通人的榜樣,兒子,我給你說,我強烈推薦你回去看看……”
旁邊站著的杜紅英欣慰的笑了。
“爹,您看見了嗎?您在人世間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意義。”
您的兒女成才;您一筆一畫寫下的日記、筆記賬本、家書都編著成冊都將發行;你曾經工作過的村子村民們提起您依然贊不絕口;您走街串巷,走哪兒淘哪兒買回來的寶貝現在都陳列在了博物館里面供人們參觀學習。
周末,杜紅兵又帶著田靜到了山莊看望自己的老爹和婆婆和大姨他們這一群老人,自然是要在門口的飯店吃一頓。
飯后,坐在輪椅上的趙老爺子有些羞澀的喊了一聲“小田兒。”
“老爺子,您找我?”
田靜覺得這會兒的趙崇剛像足了那個想要積極發又有點膽怯的幼兒園小孩。
“是,小田,忙不?”
“不忙,我今天休息呢,就是和紅兵一起來看望您們的。”
自家的老人是真多,一聚就是五六個。
也幸好是在養老山莊,誰家要真聚齊了這么多位老人,還不知道會累翻幾個人。
“我有點事兒向您請教。”
趙老爺子依然帶著羞澀,直接將田老師整不會了。
這老人是要干啥呢?
“我寫了一些東西,還想請田老師斧正。”
“不敢不敢,您老師要讓我看看是吧?”
“對,我這人吧,雖然也上過些學堂,但是早些年行軍打仗早已成了莽夫一個,寫東西確實有點難了。”趙崇剛從貼身的衣服里取出來一個筆記本:“請田老師幫我批改一下,看看這樣寫行不行?”
這樣寫?
寫什么?
翻開了筆記本,田靜震驚了。
“老爺子,您這寫的是歷史?”
好家伙,從抗日戰爭開始寫,都寫到了抗美援朝了。
整整一個本子,密密麻麻寫滿了,九十多歲的老爺子坐在輪椅上寫作,簡直就是另一個史鐵生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