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赤水城內鼓樂喧天。
烏力都蘭一身盛裝完成祭禮,再拜別親眷,在侍女的攙扶下,登上了裝飾華麗的馬車。
送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了城門,前頭是披彩的駿馬,后頭是馱著嫁妝的駱駝隊,首尾相接,如一條彩色長龍,盡顯王族氣派。
薛綏帶著一眾侍從,同在送親的隊伍中。
車隊一路東行,沿途皆有接應,倒也順利。
就這么走走停停,顛簸了兩日,都蘭公主便稱頭暈不適,薛綏以通醫理為由,登車與她同乘。
對外,只說是方便照應公主……
第五日,行至一片水草豐茂的河谷,天色將晚,隊伍決定在此扎營歇息。
車夫跳下車,恭敬地對著馬車里的貴人道:“公主,河谷到了。前軍已扎下營盤,準備生火造飯,請您稍事休息。”
都蘭應了一聲。
簾子被一只素白的手輕輕打開。
薛綏目光掃過營地,見西茲的送親隊伍都停了下來,霍木里在不遠處假裝整理馬鞍,眼神不時朝這邊張望。
“姑母,接下來怎么辦?”都蘭坐在軟墊上,手指絞著裙擺,緊張到呼吸急促。
薛綏來不及回答,都蘭的族兄蘇木就走了過來。
他是負責送親隊伍的王族首領,身披輕甲,手持馬鞭,看上去很是嚴肅。
近前后,他先向薛綏行禮。
“烏蘭公主,過了河谷,便是大梁地界,前路有陸特使負責,我便回去復命了。都蘭性子嬌憨,不懂上京規矩,有勞公主多多提點、多多照拂……”
薛綏微微一笑,“蘇木首領放心,我定會護她周全。”
蘇木朝薛綏躬身行了一禮,再抬頭轉向都蘭。
“都蘭,到了上京要謹慎行,要聽烏蘭公主的話,遇事多忍讓,莫要任性……”
烏力都蘭攥著袖口,動作略顯僵硬,眼睛里滿是不舍與緊張。
“阿兄路上小心,回去跟阿父和王上說,我……我會好好的,讓他們莫要為我憂心……”
蘇木點點頭,行禮后轉身,領著幾名仆從而去。
都蘭咬著唇沉默良久,才慢慢放下簾子,看向薛綏。
“姑母,他們走了。”
薛綏不動聲色地望向河谷深處的僻靜處,那里有一塊巨大的巖石遮擋。
她向小昭使個眼色,小昭會意,悄悄過來。
“換上吧。”薛綏將一個包袱丟給都蘭。
“多謝姑母成全。”都蘭換上了普通侍女的衣裳,臉上既有興奮,也隱隱有些不安。
“時間緊迫,長話短說。”薛綏壓低聲音,塞給都蘭一個沉甸甸的錢袋,“沿著河谷往南走三里,有一支西茲商隊在等待,你跟著他們,先去昂格的別院住上一段日子,兩個月后,待困局消解,再返回赤水城,安心度日,哪里都不用去,更不用躲……”
都蘭怔忡不解。
薛綏不解釋什么。
“你只需照做,聽話便好。”
都蘭雖有疑慮,卻還是咬了咬唇,點頭應下。
“都蘭都聽姑母的……”
薛綏看著快步上前的霍木里,目光銳利。
“我把都蘭交給你,要是敢負她,我饒不了你。”
霍木里重重叩首:“公主殿下大恩,霍木里無以為報……”
薛綏揮了揮手,打斷他。
“去吧,莫要耽擱。”
當晚,薛綏便換上了都蘭的嫁衣,戴上繁重的頭冠,坐在公主的馬車上。
和親公主在路上不用時常露面,這偷梁換柱之計,沒有人注意到。
但是小昭大為不解。
“娘娘不想都蘭公主前往上京,只需給陛下遞句話便是,何必這般麻煩?”
薛綏沒有解釋,語氣平靜地問她,“關涯呢?”
小昭忙道:“關大哥在外面候著的……”
薛綏看著她,輕輕點了點面前的桌面。
“小昭,暫且替我保密。”
送親隊伍離上京還有三日路程,李肇就得了消息。
來福捧著薄薄的書信進來,聲音里是壓不住的歡喜:
“陛下,娘娘的隊伍已過了落霞關,算腳程,再有三日就到上京了!”
李肇將筆放下,墨汁不慎暈開一片,他也渾然不顧,起身就往內殿走。
“把朕新制的那些衣袍都找出來,還有娘娘去年打的絡子,縫的香囊,對了……還有那個連理玉佩,也一并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