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些人只是做做樣子,也由此傳出諸多佳話。
若此事被史官記載于史冊,那便是皇帝張承宴以身作則,影響了那些不孝之人。
白梧桐還命人將故事寫得更為夸張。
說有個極度不孝,見老母親無法幫忙做事,就想將其殺害,避免拖后腿的男人,聽聞此事后,痛哭流涕,懊悔不已,當下便將老母親接回家中,悉心侍奉,安享晚年。
類似這種民間故事的內容,在京城廣泛流傳。
而操辦此事的正是荀元善。
他最擅長寫這類飽含深情,感人至深的文章。
張承宴得知此事后,果然放下心來,“你下次再做這種事情,理應先告知朕。”
“皇上,如今皇后之位空缺,臣妾身為貴妃,自然要為您打理好整個后宮。太后娘娘的事,說到底也屬于后宮范疇,臣妾理應承擔。您每日忙于前朝事務,又要操心運河工程,何等辛勞,臣妾心疼您。”
白梧桐柔聲說著,眼中滿是關切。
張承宴聽后,感動不已,緊緊摟住她,“朕這輩子最幸運之事,便是與你相遇,你一次次為朕排憂解難。”
白梧桐見他心情甚好,趁機提議,“皇上,臣妾想把蘊陽送到太后身邊撫養。”
張承宴笑容瞬間消失,想都沒想,當即拒絕,“不行!”
“皇上,您且聽臣妾把話說完。”白梧桐挽住他的手臂,聲音愈發輕柔,“皇上,蘊陽如今年紀最小,又并非太子人選。您看,蘊和與蘊熙聰慧過人,足以擔當重任。既然如此,不妨讓蘊陽過得自在些,無需如教導太子那般嚴苛,以免日后兄弟反目成仇。”
“臣妾查閱了大融國以往的舊事,幾乎每一任皇上都會送一個孩子到太后身邊,以盡孝道。若您不這么做,外人會如何看待?眾人皆知您孝順,那便要將這份孝心做到極致,如此方能真正名垂青史,與其他同樣孝順的先皇們區分開來。”
“太后向來喜愛孩子,又怎會傷害蘊陽?臣妾每隔幾日便去探望,他也不會與臣妾疏遠。此外,您可每周召蘊陽來養心殿,待他年歲稍長,考校他的學識,詢問為人處世的道理。倘若發現他有偏差,及時糾正即可。”
“而且除了太后,所有照料蘊陽的人都由您親自選派,如此一來,還有何可擔憂的?不過是讓蘊陽換個地方安睡罷了。”
皇宮內院再大,也不過是一方天地,又不是遠走他鄉,從此天各一方,難以相見。
白梧桐一番辭,條理清晰,邏輯縝密,乍一聽確實有理有據。
然而張承宴卻還是不想答應,“朕的子嗣本就不豐,攏共才有這四個孩子。哪能和其他先皇相比,人家膝下十幾個兒子,即便送走一個,也不覺得有何大礙。可朕就這四個寶貝,實在是舍不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