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梧桐見他態度有所松動,繼續勸道,“皇上,您放寬心,往后日子還長,說不定不久之后,咱們還會迎來更多可愛的皇子公主呢。況且臣妾這段時間費了不少心思,如今京城內外,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市井百姓,都在傳頌皇上您的至孝至善之舉。依臣妾看,將蘊陽暫時送到太后身邊撫養,不失為錦上添花之策。”
“退一步講,咱們可以先讓蘊陽去太后那待上一陣子,等他再長大些,開始懂事了,咱們就把他接回來,這樣既能全了皇上的孝道之名,又不耽誤對蘊陽的教導和疼愛,豈不是一舉兩得?臣妾之所以不考慮蘊和與蘊熙,是因為他們已經懂事,且您已立蘊和為太子,身負社稷重任,自然不能隨意離開您身邊,去太后那生活。”
白梧桐這一番話,看似處處為張承宴著想,卻也巧妙的暗示出她對太后并非全然信任,只是為了皇上的圣名,才出此下策。
她微微垂下眼眸,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臣妾又何嘗愿意和自己的心頭肉分開?日日夜夜,臣妾都盼著能時刻陪伴在孩子們身旁。可一想到這是為了皇上能成為千古傳頌的圣君,為了大融國的千秋基業,臣妾也只能忍痛割愛了。皇上,您再斟酌斟酌,仔細想想臣妾說的這些話。”
張承宴靜靜聽完,沒再說話。
沉默許久,他才再次開口,這次沒有像之前那般果斷拒絕,而是輕嘆一聲,“讓朕再想想吧。”
白梧桐瞧著他的神情,心中篤定,此事已然成功了大半。
早在之前她就與宮外的荀明知聯絡妥當,讓大臣在明日早朝上巧妙提及此事,不必太過直白,只需隱晦暗示,點到為止即可。
到時,張承宴必定會答應!
人都有弱點,皇帝也不例外。
張承宴的弱點就是太過注重名聲,太想成為圣君!
為了這個名聲,他可以放棄很多東西,更別提只是將孩子暫時換個地方住罷了,壓根沒有付出什么,更沒有損失。
“皇上,您好好想想,臣妾就先回去了。”
……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
早朝如期舉行。
荀明知暗中授意幾位平日里與他交好,且善于辭的大臣。
早朝剛一開始,一位大臣便出列,滿臉堆笑,辭間滿是崇敬與贊嘆,“皇上圣明!如今民間大街小巷,無不傳頌著您的孝道佳話。百姓們都說,皇上對太后關懷備至,孝順有加!受您的感召,無數人幡然醒悟,重新審視自己,選擇以實際行動孝順母親。如此一來,咱們大融國的民風愈發淳樸,社會也更加和諧穩定,實乃我朝之幸,百姓之福啊!”
這位大臣說完,朝堂上眾人紛紛頷首,對張承宴的稱贊之聲此起彼伏。
他們并未直接提及送皇子去太后身邊的事,而是先不遺余力的對張承宴歌功頌德,將他的虛榮心高高捧起。
張承宴端坐在龍椅之上,聽著大臣們的溢美之詞,臉上不自覺的浮現出笑容。
身為帝王,誰人不渴望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這時,又有一位大臣上前一步,恭敬說道,“皇上,如今在您的英明引領下,民間孝道之風盛行,這是我大融國的無上榮光。既然有了這般良好的開端,皇上何不再添一把火,將這孝道之風推向極致呢?”
“依臣之見,不妨派人在民間仔細查訪,若發現有那些自幼便對母親孝順至極,堪稱孝道楷模之人,不妨賜予他們些許銀兩作為獎賞,以表彰他們的孝行。如此一來,必定能激發更多人對孝道的重視與踐行,久而久之,這些都將成為皇上您治下的豐功偉績,被史官大書特書,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