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京西鐵路修建完畢,不只是可以促進西北的百業發展,朝廷調動兵馬也會更加快捷,軍需的補給也會更加迅速和充足。”
倪元璐深吸一口氣道:“郭部堂之有理。”
說到這里,倪元璐看了眼蘇升階,見對方輕輕點頭,這才繼續道:“只要朝廷可以保證錢糧,鐵路司可以立即對京西鐵路進行勘測,相關的各色物資也可以先準備起來。”
郭允厚財大氣粗道:“錢糧的事,你們不用擔心,最關鍵的是工匠。”
“本官知道,鐵路的修建和鋪設水泥路什么的不一樣,需要一大批經驗豐富,甚至是有學識的工匠參與。”
倪元璐鄭重道:“郭部堂可以放心,下官等會借著修建京津鐵路,大批量培養工匠。”
說著,倪元璐轉頭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對郭允厚和宋應星二人接著道:“正好也快要下工了,二位部堂不妨去看看那些工匠們。”
倪元璐話音剛落,郭允厚便撫掌笑道:“正合我意,長庚,咱們一起去瞧瞧?”
宋應星欣然起身:“也好,親眼見見,心中更踏實。”
一行人出了涼棚,在倪元璐和蘇升階的引領下,走向鐵路司在附近,臨時建立的一處營地。
一進入營地,一股混合著煙火氣和食物香氣的味道,就涌進了眾人的鼻中。
數十名穿著粗布短褂、身上或多或少沾著泥灰的工匠,正圍坐在幾口大鍋旁,秩序井然地排隊領取飯食。
郭允厚和宋應星走近細看,只見飯食頗為實在,大大的藤條筐子里,堆滿了拳頭大小的雜面蒸饃,巨大的鐵鍋里,肥瘦相間的豬肉片,熬煮著切成一寸長左右的豆角。
時不時,還可以看到從鍋底翻騰起來的豬骨頭。
掌勺的伙夫毫不吝嗇,給每人碗里都舀上滿滿一大勺肉菜。
“哦?”
郭允厚有些意外,側頭低聲問倪元璐,“汝玉,這伙食……開銷不小吧?”
倪元璐同樣低聲答道:“部堂,這是下官等定下的章程,修路是重體力活,工匠們每日消耗巨大,若無油水葷腥,身子骨撐不住,也容易出事。”
“這豬肉燉菜雖不算精細,但勝在量足油厚,管飽也管勁,開銷確實比一般力工飯食大些,但下官以為,這些銀子花的值,工匠們吃得好,才有力氣,也才肯下死力氣鉆研手藝,少出錯,工期反而能保障,這錢,省不得。”
宋應星看著工匠們捧著碗大快朵頤,捋須點頭:“汝玉此甚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器,亦包含工匠自身之力氣與精神,汝玉用心了。”
郭允厚也微微頷首:“嗯,有道理,看來鐵路司在實務上,確實下了功夫。”
用過晚飯,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
營地里點起了燈籠和火把,將一片空地照得通明,工匠們并未立刻散去歇息,而是自發地聚集到幾處光線較好的地方。
只見幾名同樣短裝打扮的青年人,已在空地上掛起了幾塊簡易的木牌,上面用炭筆寫著大字。
工匠們各自找塊磚頭或木板坐下,仰頭看著木牌,跟著師傅們大聲念誦起來。
“天、地、日、月……”
“鐵、軌、枕、木……”
“尺、寸、平、直……”
看到這一幕,郭允厚和宋應星等一干隨員,皆是看向了倪元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