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對徐希臯的提議很是贊同,當即出贊許道:“定國公此大善,西域之地,廣袤難制,局勢復雜,朝廷終究有些鞭長莫及,正宜以夷制夷,使其相互牽制,不使一家獨大,威脅關隴。”
朱由檢的目光落在溫體仁身上,繼續道:“首輔,內閣會同五軍都督府,就按定國公所議,速速擬個條陳出來。”
“待朕看過之后,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交司禮監用印,立即命人送到西北哈密。”
“臣遵旨。”
溫體仁躬身應道,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氣。
徐希臯這個法子,算是眼下最合適的方略了。
既不用朝廷花費什么錢糧,又不會使西域局勢繼續惡化下去。
就在溫體仁剛剛重新落座后,李邦華又起身補充道:“陛下,臣以為,朝廷應下旨三邊總督和甘肅總兵,命他們密切關注關西局勢,一旦出現重大軍情,要立即做出應對。”
朱由檢頷首道:“李卿所極是,就按卿說得辦吧。”
“臣遵旨。”
環顧一眼殿內群臣,朱由檢又道:“朕有意在甘州開設一些火藥工坊、火器工坊、水泥工坊,用以支應西北大軍所需。”
聽朱由檢這么說,殿內無論文武,盡皆一臉的錯愕。
之前的時候,自己這位皇帝陛下,對火藥和火器可是控制的很是嚴格。
哪怕是到了現在,也就只有內廷的兵仗局,以及工部的軍器局,和這兩家衙門建立的工坊,才有資格制造新式火藥和新式火器。
現在怎么會忽然松口了?
李邦華和宋應星兩人對視一眼,同時起身道:“陛下……”
朱由檢抬手阻止了:“兩位卿家稍待,聽朕說完。”
“京城以外的火藥工坊、火器工坊,由內廷兵仗局出資,亦有兵仗局管理。”
“陛下,臣以為不妥,若各地工坊皆由兵仗局管理,那當地衛所如果急需火藥和火器,又當如何調度?”
宋應星聽朱由檢如此安排,當即起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邦華在宋應星說完后,也出附和道:“陛下,臣也以為,將各地火器工坊交給兵仗局有些不合適。”
李邦華如果不反對,那才是奇怪了,前有張維賢拿走了錢糧的控制權,現在內廷又要拿走火器和火藥的制造和調度權,那兵部還剩下什么?
朱由檢輕嘆一聲道:“朝廷在各地設立的軍器局、鑄炮局朕也沒廢除不是?”
“這些衙門不都還在工部的管轄下嗎?”
“朕只是另外再設立一些工坊罷了。”
李邦華正色道:“陛下,火器、火藥事關重大,豈可由兵仗局一家掌控?”
“臣以為,當由工部、兵部、內廷三家共同執掌,相互制衡才是。”
宋應星眉頭微蹙,正欲開口爭辯,但卻聽朱由檢道:“那豈不是令出多門?”
“此事,朕意已決,各地新設的火器工坊、火藥工坊、鑄炮工坊、煉鋼工坊,盡皆歸內廷管轄。”
“如地方有所需要,可以上書于朕,朕會酌情撥付。”
“若事態緊急,各地工坊亦可先行撥付地方,事后再補上調撥文書。”
“陛下,臣反對!”
“臣亦反對!”
“臣……”
現在的大明,錢糧在五軍都督府那里,如果火器再被內廷掌控在手,那大明豈不是重新回到了洪武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