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朱由檢笑道:“看來諸卿是認同朕所提之策了?”
一眾文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郭允厚率先起身道:“臣以為,將朵干和關西置于朝廷治下,有利于我大明對西北的掌控。”
朱由檢的目光看向溫體仁。
溫體仁也沒讓他失望,起身道:“臣附議。”
有了溫體仁這位內閣首輔表態,其余人等也盡皆起身,齊齊拱手道:“臣等附議。”
“好,那諸卿回去后,就此事給朕上一個條陳。”
“臣等遵旨。”
等諸臣告退后,唯有周應秋留了下來。
朱由檢有些奇怪的問道:“周卿可是有事?”
“陛下,甘肅設立布政使司,各級官員的缺口……?”
“朕記得在崇禎二年的時候,朕就下過旨意,恢復胥吏升遷之舊制吧?”
“這些人的升遷不就是你吏部在管理嗎?”
“從中遴選部分人員,派遣到西北。”
“另外,還可以從軍中遴選部分有功將士,擔任各級佐官。”
周應秋進士出身,自是看不上這些胥吏,但朱由檢都這么說了,他也只得答應下來。
就在周應秋想要告退離開的時候,朱由檢忽的又開口道:“周卿,各級官員要異地任命,當地人不要在當地為官,要全部外調。”
縣城婆羅門這樣的事,朱由檢自是要盡力的避免。
一個縣上上下下都是你們一家人,那這個縣是朕這個皇帝的,還是你的?
其實,大明一直就有不可官本省的規矩,朱由檢這番話,其實說得是那些,從胥吏升遷而來的低階官員們。
除了不可官本省之外,大明官場還有個規矩,松蘇江浙籍官員,不可官計曹,意思就是這幾個地方的官員,不可在戶部為官。
歸正傳,周應秋身為吏部尚書,自然知道這里面的門道,聞應道:“臣明白。”
“另外,愿意前往西北荒僻之地任職的官員,俸祿酌情增加一些,此事就由吏部和戶部商議吧。”
聽朱由檢這么說,剛才還苦著臉的周應秋,神色忽然輕松了不少。
俗話說,千里當官只為財,如果可以,誰愿意去西北那樣的地方?
如果能夠在俸祿上給點補償的話,他吏部的差事倒是能好辦不少。
“臣遵旨。”
周應秋離開乾寢宮后,第一時間就回到文華殿,找到了戶部尚書郭允厚。
待聽完周應秋的話后,郭允厚倒是沒有反對,認真思索半晌后,對周應秋問道:“大冢宰打算增加多少俸祿?”
“五成如何?”
“三成,不能再多了,之前國朝從未有此先例,這次也是陛下金口玉,郭某才敢答應。”
“好,三成就三成。”
周應秋原本也沒打算真的要五成,能夠有三成就算不錯了。
商議完西北官員的俸祿后,周應秋看了眼左右,見沒人注意到自己兩人這里,這才壓低了聲音道:“郭部堂,對甘肅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人選,你老兄可有舉薦之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