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請輿圖一用。”
李邦華說到這里插了一句。
朱由檢轉頭對方正化使了個眼色。
后者會意,一揮手,暖閣內伺候的兩名內侍趕緊推過來一個屏風,屏風上掛著一張西北的輿圖。
李邦華對朱由檢一拱手,走到輿圖前,指著輿圖上陜西行都司的位置,繼續道:“陛下請看,我大明沿河西走廊陳兵,只能呈一字型,而這就有被蒙古人或者是藏人攔腰斬斷之風險。”
“一旦甘州、肅州等地有失,藏蒙就可以連成一片,屆時我大明西北將永無寧日。”
“孝宗皇帝曾,我大明邊境惟甘肅最重。”
“為了保住甘肅,防備南北,朝廷只能在河西走廊布置重兵。”
“然,甘肅畢竟遠離中原,陳兵過重,恐有藩鎮之虞,太祖高皇帝高瞻遠矚,將甘、肅劃入陜西管轄。”
“在靠近陜西的東部,我大明施行軍政分離,其西部則劃為陜西行都司,管理當地軍政之事。”
“為的就是以陜西控制甘、肅,如此一來,我大明也可以放心在西北布置重兵,而不用擔心邊將割據。”
“剛才臣聞陛下,欲要設甘肅布政使司,臣以為不妥。”
李邦華洋洋灑灑說了半晌,為的就是最后這句話。
朱由檢聽后,先是緩緩點了點頭,旋即又道:“李卿所,朕聽明白了。”
“但朕之前說得可不只是甘州、肅州等地,還有朵干和亦力把里呢。”
“如朝廷將朵干置于治下,在亦力把里設置都指揮使司,震懾當地蒙人和藏人,那甘肅的壓力就會驟減。”
“沒有了西域和南邊的壓力,甘肅自然就可以設立布政使司,軍政分而治之。”
聽朱由檢如此說,李邦華以及暖閣內眾人,皆是認真的思索起來。
定國公徐希臯開口道:“臣贊同陛下之策。”
遼國公孫繼浚也開口道:“陛下,如朝廷不再施行羈縻,是否就需要遣邊將前往鎮守之?”
朱由檢點頭道:“不錯,對各地官員的人選,朕想聽聽諸卿的意見。”
“首先就是甘肅布政使司的布政使、按察使、指揮使的人選。”
“其次則是朵干、亦力把里,兩地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人選。”
吏部尚書周應秋聞,起身道:“陛下,甘肅布政使和按察使,皆三品以上重臣,當廷推方可確定人選。”
周應秋的話音未落,徐希臯和孫繼浚兩人就同時站了起來。
“陛下。”
“陛下。”
兩人同時出聲,互相看了看后,孫繼浚道:“定國公,你先請。”
徐希臯也沒推辭,拱手道:“陛下,兩地都指揮使,及各級將校當由五府推舉。”
“人選需交兵部審核。”
李邦華趕緊開口插了一句。
溫體仁也站了出來道:“陛下,都指揮使乃正二品武官,主官一地軍政,不可由五府自決。”
“首輔,按太祖祖制,各級武官人選理應由我……”
不等孫繼浚說完,朱由檢就抬手打斷道:“此事就按李卿和首輔所說,由五府推舉人選,交由兵部審核后任命。”
“另,每五年,都察院要遣員巡視,考核當地軍政,造冊繳部。”
眾人躬身道:“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