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主殿。
朱由檢端坐在殿內的龍椅上,玉階下面依舊是那張巨大的桌案。
“諸卿,都坐吧。”
朱由檢向內一揮寬大的袍袖,對底下站著的一眾重臣們說道。
“臣等謝陛下。”
待眾人依次坐定,朱由檢將那份捷報,遞給了方正化。
“諸卿,都先聽聽。”
方正化展開奏本,抑揚頓挫的誦讀完后,不等朱由檢開口,群臣就在溫體仁的帶領下,齊齊對朱由檢施禮道:“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朱由檢笑著擺了擺手道:“朕也為諸卿賀。”
“大明此戰,擊敗扶桑幕府主力,活捉扶桑太上國王,卿等將來也定會青史留名。”
朱由檢此話一出,在場的群臣也都面露喜色。
“都等會兒再高興吧,現在先說說朝廷下一步該怎么辦?”
兵部尚書李邦華,率先起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陽羨侯所有理,朝廷對扶桑的戰事,應該告一段落了。”
朱由檢對李邦華的話不置可否,目光落在了其他人身上。
郭允厚見沒人說話,干脆起身道;“陛下,臣以為,我大明既然已經取得如今的戰果,就應該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將扶桑一舉破之。”
如果是別人這么說的話,朱由檢或許并不意外,但郭允厚這么說,朱由檢確實頓感驚奇。
“郭卿,陽羨侯的奏本你也看到了,大軍現在的糧草補給很是緊張。”
“如果戰事再繼續下去的話,恐怕就要從太倉調撥糧草了。”
郭允厚神色鄭重道:“陛下,通州倉管事想了個法子,可以將番薯和洋芋,制成類似米粉樣的吃食,此法可以長久保存,食用的時候,用沸水煮熟,放上些許佐料,味道可口的同時,還可以果腹。臣命人學得此法,將洋芋、番薯做成了洋芋粉和番薯粉。”
“現在各地倉房中儲存了不下百萬石,如果陛下允準的話,臣現在就可以調撥一批,送往扶桑。”
“另外,今年草原上白災很是嚴重,戶部可以從草原大量采買牛羊,用冰塊鎮之,用科學院那艘蒸汽船送往扶桑。”
朱由檢聽郭允厚這么說,當即就想起來了,那應該就是后世的粉條。
只是,讓朱由檢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人趕在了自己前面,將這東西給做了出來。
吏部尚書周應秋,等郭允厚說完后,忍不住調侃道:“今兒個是怎么了?鼎鼎有名的郭老……郭貔貅,竟然也松口了?”
郭允厚壓根就沒搭理他。
隨著戶部的權力越來越大,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吏部的地位,兩部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多。
相應的,周應秋和郭允厚兩人,平日里也是沒少明爭暗斗。
其實,不只是吏部和周應秋,工部和禮部也沒少和戶部起爭端。
朱由檢對此自然清楚的很,但卻從未出手調和過。
溫體仁見殿內的氣氛有些緊張,輕咳一聲道:“咳,陛下,臣以為郭尚書說得有理。”
“戰事已經進展到這一步,那索性就將扶桑徹底納入大明治下。”
說到這里,溫體仁看了眼坐在長桌兩側的群臣,繼續道;“現在在戰場戰事,已經不只是大明和扶桑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