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做了這個“惡人”。
即便太子標就在幕后,但他卻不愿讓太子標背負這些惡名。
以致于慶千興離開之后,太子標神情復雜地看向劉伯溫,沉聲道“先生,您何苦……”
“殿下一生賢名,不該毀在這種地方。”
劉伯溫臉上露出笑容。
“李文和這個小混賬,待他回朝之后,老夫再找他算賬……”
“劉伯溫!”李善長不樂意了,“你剛剛說什么?老夫還沒死呢!”
“呵,冢中枯骨!”劉伯溫輕蔑地瞟了李善長一眼,隨后徑直轉身離去。
見此情形,李太師氣得跳腳大罵,可罵著罵著,他倒是罵不出口了。
“殿下,你說這劉基怎就如此傲嬌呢?”
太子標聞臉上笑容不減。
現在的大明,當真是變了許多啊!
李善長不貪了,或者說不敢貪了,一門心思地干事業。
劉伯溫也改了他那執拗脾氣,比之先前更懂得進退,就是一如既往的傲嬌。
這一切,都是文和的功勞!
回想起那張俊朗容顏,太子標嘴角的笑意更甚。
“文和,這一次,整個大明都是你的后盾!”
此刻李文和正站在甲板面上,不停地打著噴嚏。
“你大爺的,是哪個孫子又在背后罵我?”
常茂見狀打趣道“沒辦法,壞事做多了,就是這樣的。”
李祺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等會兒你當先鋒,把三島推平!”
常茂“???”
所謂“三島倭寇”,就是指松浦黨乘勢興起,四處出海劫掠,由于其根據地為對馬島、壹岐島、平戶島三個島嶼,故被高麗朝鮮人稱為“三島倭寇”,此時的松浦黨是倭寇的絕對主力。
松浦黨每次出海掠奪,都是有數百名重裝武士率領的精銳部隊為主,率領大量破產農民和浪人出擊,其武器裝備精良程度同當時室町幕府最精銳的部隊不相上下,這些倭寇不僅在朝鮮半島掠奪,更是竄擾遼寧、山東等沿海各省。
這些畜生東西是出了名的兇殘,所過之處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現在他們也迎來了報應。
夜幕之下,對馬島一陣喧嘩。
李祺看著這略顯荒涼的島嶼,也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窮山惡水”。
偏偏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卻是成了倭寇盤踞的天然據點。
此地是朝鮮半島交通的門戶,也是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踏腳石。
對馬宗氏世世代代統治對馬,郡守以下土官都由島主差任,但是宗氏地方政權仍然聽命于中央幕府的,另一方面,因為對馬島農田不多,所以宗氏一向跟朝鮮半島進行貿易。
然而隨著幕府掌控力下降,倭國各地大名紛紛盯上了這海洋貿易,所以倭寇浪人大大增加,齊齊聚集在這對馬島,甚至以此地為巢穴,出發劫掠朝鮮和大明沿海地區。
這對馬宗氏就算沒有參與其中,但也承擔著這條利益輸送網絡中的中間商角色。
倭寇就在眼前,沒有什么好說的,直接屠了便是!
李祺坐在椅子上面,調遣大軍結陣圍困。
馮勝和鄧愈各領一軍,前去屠戮另外兩個島嶼。
“今日之戰,除婦孺外,所有青壯男丁,一個不留!”
“另,若有反抗之人,格殺勿論,不必留手!”
此話一出,三軍嘩然,渾身殺意沖天。
他們出海這么久了,還是第一次見到監軍大人下達這般殘酷血腥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