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江南廬州府合肥縣包家村有一包員外名懷家資巨富天性好善人人稱他為“包善人”又稱他“包百萬”。
院君周氏生有二子長名包山娶妻王氏;次名包海娶妻李氏。包山生一子尚未滿月包海未有子女。那包山忠厚老成正直無私。王氏也是三從四德之人。包海尖酸刻薄奸險陰毒。
李氏卻也心地不端。幸老員外治家有法大爺夫婦百般遜讓因此一家尚為和睦。父子兄弟春種秋收務農為業雖非詩書門第卻是勤儉人家。不料這一年老院君周氏忽又懷起孕來。
包員外想:自家已有子有孫又生出小兒女反增一累。再者院君年近五旬怎禁得臨盆的痛苦乳哺的勤勞?終日悶悶不樂。
這日獨坐書齋正躊躇此事雙目困倦伏幾而臥。朦朧之際只見半空中祥云繚繞瑞氣飄飄猛然紅光一閃面前落下個怪物來頭生雙角青面紅巨口獠牙左手拿一銀錠右手執一朱筆跳舞著奔落前來。員外大叫一聲醒來卻是一夢心中尚覺亂跳。正自出神忽見丫環掀簾而入報道:“員外大喜了!方才安人產生一位公子奴婢特來稟知。”員外聞聽抽了一口涼氣只嚇得驚疑不止。怔了多時咳了一聲道:“罷了罷了!家門不幸生此妖邪真是冤家到了。”
急忙立起身來一步一咳來至后院看視。幸安人無恙略問了幾句話連小孩也不瞧回身仍往書房來了。這里服侍安人的包裹小孩的殷實之家自然俱是便當的不必細表。
單說包海之妻李氏抽空兒回到自己房中只見包海坐在那里呆。李氏道:“好好兒的二一添作五的家當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你到底想個主意呀!”包海答道:“我正為此事愁。方才老當家的將我叫到書房告訴我夢見一個青臉紅的怪物從空中掉將下來把老當家的嚇醒了誰知就生此子。我細細想來必是咱們東地里西瓜成了精了。”李氏聞聽便攛掇道:“這還了得!若是留在家內他必做孽。自古書上說妖精入門家敗人亡的多著的呢!如今何不趁早兒告訴老當家的將他拋棄在荒郊野外豈不省了擔著心就是家私也省了三一三十一了。一舉兩得你想好不好?”這婦人一套話說得包海如夢初醒連忙立身來到書房;一見員外便從頭至尾地細說了一遍只是不提起家私一事。誰知員外正因此煩惱一聞包海之恰合了念頭連聲說好。“此事就交付于你快快辦去將來你母親若問時就說落地不多時就死了。”
包海領命回身來至臥房托公子已死急忙抱出用茶葉簍子裝好攜至錦屏山后見一坑深草便將簍子放下。剛要取出小兒只見草叢里有綠光一閃原來是一只猛虎眼光射將出來。包海一見只嚇得魂不附體連尿都嚇出來了連簍帶小孩一同拋棄抽身跑將回來氣喘吁吁不顧回稟員外跑到自己房中倒在炕上連聲說道:“嚇死我也!嚇死我也!”李氏忙問道:“你這等見神見鬼的不是妖精作了孽了?”包海定了定神答道:“厲害!厲害!”一五一十說與李氏道:“你說可怕不可怕?只是那茶葉簍子沒得拿回來。”李氏笑道:“你真是‘整簍灑油滿地撿芝麻’大處不算小處算啦!一個簍能值幾何?一分家私省了豈不樂嗎!”包海笑嘻嘻道:“果然是‘表壯不如里壯’這事多虧了賢妻你出主意!這孩子這時候管保叫虎扒拉了!”
誰知他二人在屋內說話不防窗外有耳。恰遇賢人王氏從此經過一一聽去急忙回至屋中細想此事好生殘忍又著急又心痛不覺落下淚來。正自悲泣大爺包山從外邊進來見此光景便問情由。王氏將此事一一說知。包山道:“原來有這等事!不要緊錦屏山不過五六里地待我前去看看再做道理。”說罷立刻出房去了。王氏自丈夫去后擔驚害怕惟恐猛虎傷人又恐找不著三弟心中好生放心不下。
且包山急急忙忙奔到錦屏山后果見一片深草。正在四下找尋只見茶葉簍子橫躺在地卻無三弟。大爺著忙連說:“不好大約是被虎吃了。”又往前走了數步只見一片草俱各倒臥在地足有一尺多厚上爬著個黑漆漆、亮油油、赤條條的小兒。大爺一見滿心歡喜急忙打開衣服將小兒抱起揣在懷內轉身竟奔家來悄悄地歸到自己屋內。
王氏正在盼望之際一見丈夫回來將心放下。又見抱了三弟回來喜不自勝連忙將自己衣襟解開接過包公以胸膛偎抱。誰知包公到了賢人懷內天生的聰明將頭亂拱仿佛要乳食吃的一般。賢人即將**放在包公口內慢慢的喂哺。
包山在旁便與賢人商議:“如今雖將三弟救回但我房中忽然有了兩個小孩別人看見豈不生疑么?”賢人聞聽道:“莫若將自己才滿月的兒另寄別處尋人撫養妻身單乳哺三弟豈不兩全嗎!”包山聞聽大喜便將自己孩兒偷偷抱出寄于他處喂養。可巧就有本村的鄉民張得祿因妻子剛生一子未滿月已經死了正在乳旺之時如今得了包山之子好生歡喜。這也是大爺夫妻一點至誠品格故有此機會。可見人有善念天必從之;人懷惡意天必誅之。李氏陷害包公將來也必有報應的。
且說由春而夏自秋到冬光陰迅轉瞬過了六個年頭包公已到七歲總以兄嫂呼為父母起名就叫黑子。最奇怪的是從小至七歲未曾哭過也未曾笑過。每日里哭喪著小臉兒不不語就是人家逗他他也不理。因此人人皆嫌除了包山夫妻百般護侍外人皆沒有愛他的一日乃周氏安人生辰不請外客自家家宴。王氏賢人帶領黑子與婆婆拜壽行禮已畢站立一旁。只見包黑跑到安人跟前雙膝跪倒恭恭敬敬也磕了三個頭。把個安人喜得眉開眼笑將他抱在懷中說道:“曾記六年前產生一子正在昏迷之時不知怎么落地就死了。若是活著也與他一般大了。”
王氏聞聽見旁邊無人連忙跪倒稟道:“求婆婆恕媳婦膽大之罪。此子便是婆婆所生。媳婦恐婆婆年邁乳食不足擔不得乳哺操勞故此將此子暗暗抱至自己屋內撫養不敢明。
今因婆婆問及不敢不以實情稟告。”賢人并不提起李氏夫妻陷害一節。周氏老安人連忙將賢人扶起說道:“如此說來吾兒多虧媳婦撫養又免我勞心真是天下第一賢德人了。但只一件我那小孫孫現在何處?”王氏稟道:“現在別處喂養。”
安人聞聽立刻叫將小孫孫領來。面貌雖然不同身量卻不甚分別。急將員外請至大家明此事。員外心中雖樂然而想起從前情事對不住安人如今事已如此也就無可奈何了。
從此包黑認過他父母改稱包山夫妻仍為兄嫂。安人是年老惜子百般珍愛改名為三黑。又有包山夫妻照應各處留神總然包海夫婦暗暗打算也是不能湊手。轉眼之間又過了二年包公到了九歲之時包海夫婦心心念念要害包公。
這一日包海在家便在員外跟前下了讒說:“咱們莊戶人總以勤儉為本不宜游蕩。將來閑得好吃懶做的如何使得?現今三黑已九歲了也不小了應該叫他跟著莊村牧童或是咱家的老周的兒子長保兒學習牧放牛羊一來學本事二來也不吃閑飯。”一片話說得員外心活便與安人說明猶如三黑天天跟著閑逛的一般。安人應允便囑長工老周加意照料。老周又囑咐長保兒:“天天出去牧放牛羊好好兒哄著三官人頑耍倘有不到之處我是現打不賒的。”因此三公子每日同長保出去牧放牛羊或在村外或在河邊或在錦屏山畔總不過離村五六里之遙再也不肯遠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