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聰明地沒有接過這個話頭,只是柔聲提出建議:“唯今之計,只能等李家孝期一滿,就立刻去試探他家口風,若能及早完婚,自然最好,如若不然,好歹這門婚事尚未宣揚得滿城皆知,即便退了婚,大姑娘也還能再另找人家。當初知道這門親事的人,多半與咱們家有交情,妾身情愿厚著臉皮親自上門一一拜求,也要勸動他們三緘其口,好歹保住大姑娘的名聲”
章敬聽得大為感動:“難為你了。你一心為這個家,為兩個孩子著想,沈氏還要中傷你,實在是恩將仇報若她日后膽敢再抵毀你,我定不會輕饒了她”
袁氏臉一紅,低頭道:“侯爺有這個心,妾身就已經知足了。夫人乃是正室,又是大爺和姑娘的親生母親,侯爺再生夫人的氣,也請看在大爺和姑娘的份上,給她留個體面吧”
章敬溫柔地握住她的手:“我心里有數,你就放心吧。說來近段時日我為了外頭的事忙碌,反倒疏忽了家里,今晚我上你院里去,你將家里最近發生的事給我好好說說……”
且不說這天晚上,袁氏是如何跟章敬“說”的,沒過兩日,京城里就流傳起了沈家的新聞,說沈家姑娘那位死了的母親杜氏,其實不是病死的,而是在嶺南犯了殺人的重罪,被官府砍了頭因為她殺的有姻親章家的太太,還有婆家小姑子,以及小姑子的兒子,為丈夫所不容,在砍頭前就已經被休了。傳中還歷數了杜氏娘家一些早就死掉的親人的不道德行為,還有幾個尚存活于世的堂兄弟魚肉鄉里的事跡,雖然不知道事情真假,但有不少與杜家有往來的人側面證實了這些傳的真實性。
杜氏既是沈昭容生母,又將她教養到十幾歲,就算已經死了,但血緣關系是無法改變的。有這么一個惡毒的母親在,女兒又會是怎樣的人?
京城中開始有人質疑沈昭容的品行,盡管她在人前一向表現得知書識禮、端莊嫻靜,但大家閨秀都是這種范兒的,她畢竟被流放了幾年,跟京城里真正世家名門的小姐比起來,儀態算不上出挑,只能說是不過不失而已,與李家二姑娘相比,明顯有點差距。雖然傳說沈昭容與皇帝有婚約,但也有人想到,若皇帝不是被燕王接走,重新問鼎皇位,指不定就得在嶺南小山村里終老了,在那樣的情形下,娶什么樣的女子為妻,要求就不能太高。沈昭容即便品行有所缺失,總比鄉村姑娘強。但如今皇帝已經登基了,他娶的妻子就是一國之后,怎能選個品行有瑕疵的女子?即便是入宮為妃,也要賢淑溫柔、品性端正的女子才行哪
面對這種質疑,沈昭容心下驚慌,只是在面上維持鎮定,有人來問,她就一再否認傳的真實性,一概斥為別有用心的惡中傷。不過她除了否認,也提不出別的證據,有曾經上沈家的宅子做客的女眷發現,無論是宅子的正堂也好,沈昭容住的閨房也好,都只供奉沈翰林夫妻與沈儒平長子沈君安的牌位,完全沒有杜氏牌位的蹤影。那位女眷迅速向家人與相熟的官家女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杜氏確實被休了,而且被休得很不體面。
謊一旦有一小角被人拆穿,就有迅速分崩離析的可能。隨著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那些曾經在朝上為沈家女說好話、試圖將沈家女送進宮的文臣們也中止了計劃。他們要先弄清楚傳的真假,否則他們搖旗吶喊了半天,卻將一個品行不堪的女子送進宮,落在世人眼中,還有什么讀書人的風骨可?
眼看著計劃受阻,沈家父女心中悲憤不已。更讓他們傷心的是,章家不肯出來替他們說話就算了,畢竟是仇家,可皇帝明知道他們在承受什么樣的痛苦,卻不肯為他們說一句好話有老臣向皇帝打聽傳真假,皇帝卻避開不答。雖然不答,卻等于是默認了傳的真實性因為他不答,是不愿說出母家的丑聞,可若這些丑聞是假的,他只需要否認就可以了皇帝的默認,進一步將沈昭容的名聲推向深淵。
他們不知道,皇帝也在暗自慶幸。傳聞只是將罪行集中在杜氏身上,沒有說出沈儒平曾經幫助妻子埋尸的事實,多少為沈家留下了一塊遮羞布。杜氏已被休,人又死了,算不得沈家人,傳聞只會連累沈昭容的名聲,卻不至于對沈家其他人造成太大影響。皇帝在夜里獨自默默向亡母祈禱,覺得放出傳的人護住了他**與外祖父母的聲譽。
時間進入了七月,離石頭山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章家開始預備給常氏與幾個死在流放路上的孩子做法事,又接到了章放來信,道他已在回京路上,不日就能抵達,全家上下都歡欣不已。
章啟回京已經有時日了,他早就接了任命,該返回遼東去了,但看見妻子身體還很虛弱,兒子年紀又小,就不放心。天氣漸漸轉冷,妻子的身體禁不住長途跋涉,等到遼東入冬,更對病人休養不利。他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將妻兒留在京中,等林氏身體養好些,兒子再長大一些,才接他們與自己團聚。
不過章寂卻勸他不必多事:“你如今是邊將,將家眷留在京中,也叫朝廷放心。你才多大年紀?在遼東總兵任上,也不過是做些瑣事罷了。過得一年半載,就尋個理由調回京中來,哪怕只是做個閑職,也勝似如今骨肉分離。若是不甘心從此投置閑散,那離京城近的指揮使司,不拘哪處,謀個指揮使做做也就罷了。我已是這把年紀,身體又是這樣,不定什么時候就要去見你母親,趁著如今還有一口氣,想著要多見見兒孫們才好呢。”
一番話說得章啟眼睛都紅了,忙道:“父親放心,兒子此去,最多一年就回來了。到時候兒子陪您回老家住去,省得再理會京里的煩心事。”
章寂聽得欣慰,拍拍他的手背。明鸞等小輩在旁,見狀忙上前說吉利話、好話,要讓他們父子將傷心事都拋開了,重新開心起來。
就在這時,老張急急過來了,左看右看,道:“侯爺,四老爺,三太太,四太太,二姑娘、三姑娘……”
明鸞笑道:“張爺爺您怎么了?這一個個叫過來,要叫到什么時候?可是有急事?”
老張猶豫了一下,才說:“前頭來了個女子,說要見太太姑娘們,她……她說她叫李云翹。”(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手機網(qidia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