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石的格弓,弦膠特硬,檀竹的弓身上施了朱漆,兩端犀角描金,這種弓稱為“朱格”,向例唯宗藩親王、皇子**許用。微微吸一口氣,將弓開得如一輪滿月。兩百步外,鵠子的一點紅心,在烈日下似一朵大而艷的血色之花,濺起醒目的顏色。
箭鏃穩穩地對準鵠心,五歲那年學箭,父皇手把著手,教他引開特制的小弓。白翎的尾羽就在眼底下,太近,模糊似一團雪白的絨花,整個人都似那弓弦,絞得緊了,仿佛隨時可以瞬間迸發出力。
“王爺,”夏進侯躬身而立,聲音極低,“宮里剛剛傳了鐘鼓,皇長子病歿。”
羽箭疾若流星,帶著低沉的嘯音,去勢極快,“奪”一聲深深透入鵠心,兩旁侍候的幾名心腹內官,都聒噪著拍手叫起好來。他望著正中鵠心、兀自顫動的那支羽箭,唇畔不覺勾起一抹慵懶的淡笑。沒有一樣可以茍且,他是最驕傲的皇子,他本應擁有的一切,都會再次重新擁有。
夏進侯卻欲語又止:“王爺,還有清涼殿另有消息來,淑妃娘娘小產了。”
只聽“啪”一聲,夏進侯全身一顫,卻是睿親王狠狠將手中的朱弓摜在了地上。他氣得極了,反倒沉默不語,四周侍立的內官都嚇傻了,夏進侯側臉示意,內官們方才急忙紛紛退下。睿親王緩緩仰起面,瞇起眼來看天上的流云,盛暑陽光極烈,眼前一片燦爛的金,像是有大蓬大蓬的金粉爆迸開來,萬點碎粉撒進眼里,刺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她竟敢,她竟然敢倒沒想過她會有這樣的心腸,他幾乎是惡狠狠地想,倒是小覷了這個女人。過了半晌,他重新回轉臉來,面上已經重新浮現慣常的慵懶之色,聲音也如常懶散:“好,甚好。她這樣擅作主張,自毀長城,可別怨我到時幫不上手。”
夏進侯道:“王爺息怒,依奴婢淺見,此事未必是淑妃擅作主張,只怕是娘娘素日所用‘寒硃丸’藥性積得重了,方才出了事。”睿親王沉吟道:“此藥總得六七個月時**顯大用,按理說不應發作得這樣早。倘若僥幸能將孩子生下來,亦會是個白癡智障。如若她已然知曉‘寒硃丸’的藥性,故有此舉,那本王倒真是小覷了她。”他口角雖微蘊笑意,夏進侯卻不禁心底生寒。
天明時分,清涼殿在滿天曙色中顯得格外靜謐。守更的宮女躡手躡腳地來去,吹熄掉燭臺上紅淚累垂的燭。當值的御醫換了更,交接之時語聲極輕,竊竊耳語而己。如霜從昏睡中醒來,整個人四肢百骸寸寸骨骼都似碎成了齏粉,再一點點攢回來。神智并不甚清明,但剎那間就已經想起發生了什么事有一種奇異的痛苦,從體內慢慢纏綿而出,像是腐蝕一般,一點一滴地蝕透出來。她就如同在夢魘中一樣,整個人像一尾羽毛,輕浮得連睜開眼睛的氣力都沒有,拼盡了全力,才發出含糊不清的幾個字節,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從唇中顫抖而出的,是什么聲音。
宮女的聲音輕而遠,像隔著空屋子,嗡嗡作響:“娘娘,萬歲爺才剛出去了,是豫親王來了。”
豫親王聞報宮中出事,昨日下午已經入宮請見。而如霜瀕危一息,情勢兇急,皇帝因此未離開寸步,所以未能召見。至今日天明時分,淑妃稍見好轉,皇帝方才召入豫親王。
皇長子雖然才三歲,因為是皇帝眼下唯一的兒子,極得鐘愛,暴病而卒,皇帝自然極是悲痛。更兼淑妃之事,皇帝一日之內連夭二子,慟心欲絕,而淑妃命懸一線,他整夜未眠,俊逸的臉龐蒼白得嚇人,眼底盡是血絲,憔悴得整個人都脫了形。
豫親王見皇帝如斯模樣,心下焦慮,叫了聲“四哥”,便不復說話。皇帝有些怔怔地看著他,過了半晌,方才道:“此事我交給你。”豫親王稍一遲疑,皇帝咬牙切齒,面孔幾乎猙獰得變形:“皇長子與淑妃都是被人謀害,你要替朕將這個人找出來,哪怕食其肉,寢其皮,亦不能消朕半點心頭之恨。”
豫親王掌管內廷宿衛,事雖涉宮闈,但出了這樣投毒謀刺之事,亦屬他的職守。所以默然行禮,意示遵旨,皇帝在殿中踱了兩個來回,猛然止步,性躁如狂:“一旦追查到主使之人,即刻回奏,朕要親自活剮了他!”
事實上豫親王已經著手追查此事,昨日他趕進宮來,首先即命內府下令,將昨日侍宴的所有宮女內官,全部看管起來,御膳房的御廚,亦都一一軟禁。然后宴上撤下的每一道食物,尤其是淑妃與太子都曾用過的青梅羹,盡皆取樣,送往太醫院驗毒。追查下來,經了徹夜審問驗毒,卻都一無所獲。
今日清晨,豫親王自御前退下,聞得負責此事的內府都總管烏有義這樣回稟,沉吟片刻,忽問:“青梅羹里不是用了冰,冰呢?可曾驗過?”青梅羹乃是一味涼甜之物,取食時**加入冰塊。烏有義恍然大悟,連連道:“虧得王爺指點。”立刻命人去追查當晚所用冰塊。御廚所用之冰皆出自內窖,毒不會是事先下好的,只有可能在取冰中途做手腳,于是追究取冰之人。
去取冰的是御膳房的一名內官召貴,未用嚴刑拷打,已經嚇得瑟抖不已,磕頭如搗蒜:“奴婢冤枉!奴婢冤枉!奴婢取了冰塊,路上絕沒敢耽擱。”烏有義倒是十分耐心,問:“莫怕,莫怕,有話慢慢說,你仔細想想,路上可曾遇見過什么人?”那召貴想了半天,囁嚅道:“沒遇上什么人,我們當著差事,旁人都知道取冰要速速回去,都不敢上來跟我們搭話的。況且那日淑妃娘娘忽然說要用青梅羹,御膳房里原沒預備,胡師傅急忙打發我去,我一路上緊趕慢趕,哪敢去搭理旁人說話?”說到這里,突然“啊”了一聲,說道,“奴婢想起來了,賢德殿的張其敏,那日他也是去取冰的,見奴婢著急,便將他先取的那份冰讓給了奴婢。”
賢德殿為華妃所居,烏有義臉色一沉,問:“你可別記錯了,胡說八道,說錯一句話,你脖子上那腦袋就沒有了。”召貴幾欲哭出來:“烏總管,這樣的事情,我哪里敢胡說八道?”烏有義安慰他兩句,立刻去回稟豫親王。依烏有義的意思,應該立刻將張其敏拿問,但豫親王有所顧忌,他只答:“既然事涉華妃,此事需慎重。”
于是由豫親王親自去回奏皇帝,皇帝未曾聽完,已經勃然大怒:“朕饒過她一次,她竟還不知悔改。”
豫親王道:“華妃身份特殊,請皇上且傳了張其敏來問得明白,再作處置。”這句話說得壞了,因為他本意是華妃暫攝六宮,體同國母,應該慎重。但皇帝以為他意在提醒自己,華妃之父乃是定國大將軍華凜,華凜鎮守宏、顏二州,朝廷頗為倚重。皇帝怒不可抑,道:“朕安能受此種脅迫?”拂袖而起,立時傳令起駕去賢德殿。
華妃卻不在賢德殿,因為涵妃自皇長子出事,不飲不食,尋死覓活,形若瘋癲,華妃只得陪她在靜仁殿守靈,竭力安慰。天亮時分皇長子小殮,涵妃又哭又鬧,直欲觸柱自盡,好容易勸得她下來,門外內官已經一聲迭一聲地通報進來:“萬歲爺駕到”
華妃忙命人替涵妃理一理妝容,自己迎出殿門去接駕,遠遠已經瞧見內官簇擁著皇帝,疾步而來。見著她由宮女相伴跪在階下,皇帝睚眥欲裂:“你竟還有臉往這里來?”華妃見他目光如寒冰,冷不可測,聽這口風,大覺驚懼,顫聲道:“臣妾”皇帝已經驟然發作:“你這蛇蝎心腸的歹毒女人,毒殺皇長子,謀害淑妃,朕今日不將你碎尸萬段,對不住枉死的杼兒。”華妃嚇得面無人色,連聲音都變了調:“皇上,臣妾冤枉,臣妾再愚昧無知,亦不會去謀害皇長子。”
皇帝的聲音忽然冷下來,他整個人雖立在艷陽之下,聲音卻冷得如數九寒冬:“朕一忍再忍,念著你是朕居藩時的側妃,亦算得糟糠之妻,所以存了一念之仁。皇貴妃是怎么死的,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