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陷入了沉思。
鎮南王府在南疆經營數十年,雖說仍屬大裕,但皇帝相信,自己若是隨便派一個人過去,絕對控制不了南疆的軍權,甚至還會惹來鎮南王的忌憚,鎮南王若是一旦有了反心,并與百越勾結在一起的話,大裕危也。
而能夠名正順代替鎮南王執掌南疆的只有一個人——世子蕭奕。
皇帝緩緩出聲,“蕭奕嗎?”
官語白平靜地說道:“皇上所甚是。”
皇帝微微垂眸,若有所思地用食指點了點御案,過了一會兒,才開口道:“可是,朕有些擔心……”
官語白淡淡笑了,說道:“那皇上,您可也擔心鎮南王?……臣知您的疑慮,然而,鎮南王與蕭世子父子不和已久,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唯有相互牽制才能夠保南疆穩固。而如今,蕭世子身在王都,鎮南王在南疆一人獨大,皇上您鞭長莫及,這對大裕而才是最不利的。”
“語白說得有理。”皇帝沉思著點了點頭,“也許是時候讓阿奕回南疆了……”
皇帝把蕭奕留在王都為質,也許一開始是為了讓鎮南王有所忌憚,可時間久了他也發現了鎮南王對這個兒子并不在意,如此一來為質的意義其實不大了。相比較而,讓蕭奕親近他,親近大裕,以待將來繼承鎮南王府后,不會與大裕生分才是更重要的。
這個目的其實已經達到。
也許是該讓蕭奕回去了……
皇帝猶豫不決地說道:“只是他的世子妃……”
是該讓南宮玥留在王都,還是讓她也跟著回南疆呢?
“皇上。蕭世子此番一旦回南疆,那恐怕就非上次一般一年半載就能回來的。蕭世子與世子妃鶼鰈情深,若是兩地分離,恐怕他在南疆也待不長久,這豈非違了您的心意?”
皇帝若有所思。
“世子妃出生南宮世家,其父母親人皆在王都,于蕭世子與世子妃而這本就是一種牽掛。”官語白淡淡地說道,“退一步來說,若是世子妃真留在王都,待蕭世子回了南疆后,鎮南王以他身邊無人伺候而給他納個側妃開枝散葉什么的,恐怕皇上您也沒有理由阻止。如此一來,獨留世子妃在王都恐怕也沒有意義了。”
是啊。皇帝點了點頭,
不但如此,皇帝還想得更多,若是蕭奕回去后真就直接納了側妃,有了孩子,日子一長久,再深的夫妻感情也會淡忘,自己倒是白白做了惡人。
而現在,南宮家舉族都在王都,哪怕南宮玥隨蕭奕回去,這份親緣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割舍得掉的,相反,有了南宮玥在,南宮家也會成為蕭奕的牽掛,這本身就是一種牽制……
多反而有失,官語白束手而立,沒有再多說什么。
皇帝久久不語,揮了揮手就讓官語白退下了。
御書房中又安靜了下來,皇帝一個人在里面待了許久許久……
侍立在一旁的劉公公有些擔心,欲又止了幾次后,皇帝終于站了起來,說道:“陪朕出去走走。”
劉公公陪著皇帝走出了御書房,其實皇帝只是純粹的想散散心,理理有些煩亂的思緒,他在御花園里漫無目的走了一圈,不知不覺就到了上書房。
三皇子被圈在府中,五皇子另有博學之士單獨教導,因而上書房里只有大皇子,二皇子以及一些宗室子弟。兩位皇子年紀已長,只需每三日來一趟上書房即可。
皇帝在外面看了一會兒,心念一動走了進去。
眾人紛紛行禮請安,皇帝隨意說了幾句話就把兩位皇子叫了過來。
大皇子韓凌啟和二皇子韓凌觀恭敬上前,俯首而立。
“老大,老二,近日百越之事,你們可有何看法?”皇帝看著兩個皇子,沉聲問道,臉上看不出喜怒。
韓凌觀心知皇帝這是在考校他們,這是他的機會。
韓凌觀飛快地瞟了兄長一眼,只見他滿頭大汗地支吾著,根本回不上話。
大皇子不過是個蠢材,根本就不足為懼!
韓凌觀理了理思緒,上前半步,作揖回道:“回父皇,依兒臣之見,大裕應該扶持奎瑯與那新王努哈爾抗衡。”見皇帝露出滿意之色,韓凌觀繼續道,“兒臣以為可以和親奎瑯以示大裕對其的親近,還可以讓百越國內那些游移不定的勢力明白我大裕心之所向。”
皇帝確實是在考校他們。
他心中已然屬意了五皇子為儲君,可儲君日后也是需要有賢王扶持的,皇帝便一時興起,想借著百越一事考校一下他們。
韓凌觀所,前者正合了皇帝心中所想,也與官語白的建議一致,這讓皇帝對這個兒子還算滿意。
只是和親……倒是皇帝沒有想到的。
“父皇。”韓凌觀察顏觀色,繼續說道,“我大裕即然扶持了奎瑯,那日后奎瑯便是百越王,兒臣以為,應該確保下一任的百越王有我大裕的血脈,如此,我大裕才算是真正掌下了百越。”
皇帝沉思著微微點了點頭,又問道:“老二,那你覺得誰才是最佳的和親人選?”
韓凌觀垂首,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恭敬地答道:“回父皇,鎮南王府的大姑娘正在王都,兒臣以為以她和親最佳。”
皇帝若有所思:“鎮南王府的大姑娘……”
他沉吟許久后,說道:“此事朕還需要再斟酌一下。”說著,他看向了大皇子,“老大,你可有什么想法?”
韓凌啟本來還暗自心喜父皇沒有贊同二皇弟的主意,沒想到,突然就問到了他的身上,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若是也同意和親,有二皇弟珠玉在前,自己根本顯不出能耐,可若是反對……也不知道父皇的看法到底如何,萬一答錯了,會不會惹惱了父皇?
大皇子越是躊躇越是說不出話來,急得臉色漲得通紅。
皇帝自然把他的這番糾結都看在了眼里,失望不已。大皇子連他自己的觀點都說不出,又如何堪用!
倒是二皇兒,確是一個可塑之材,也許日后可以好生輔助小五。
皇帝揮手讓他們退下,起身走出了上書房,腦海里不禁思索起“和親”的可行性來。
大皇子見皇帝沒有斥責他,心里暗暗地松了一口氣。
至于韓凌觀,他相信皇帝定會同意和親,但絕不會是以鎮南王府來和親。
在父皇的面前,必然要表現出色,可他正值韜光隱晦之際,過于出色反而不美。這種略帶瑕疵的建議才剛剛好。
而且,和親一事一旦宣揚出去,鎮南王府的大姑娘必會迫切地想要定下親事,以免和親,如此一來……
韓凌觀心里幾乎是有些等不及了。
當天傍晚,鎮南王府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正是傅云雁。
一見南宮玥,傅云雁就開門見山地壓低聲音道:“阿玥,我聽到一個消息……是有關阿霏的。”
看傅云雁面色焦慮,南宮玥也不敢輕慢,趕忙讓丫鬟們都退下,慎重地問道:“六娘,到底是什么事?”
傅云雁理了理思緒,蹙眉道:“阿玥,你聽了可別慌。我也是今日剛聽我毓表哥說的。你也知道毓表哥他在理藩院做事,今兒下午聽那幾個南蠻使臣在暗地里嘀咕說,鎮南王府的大姑娘馬上要和他們大皇子奎瑯和親了,他們還能在大裕討杯喜酒喝什么的……”
南宮玥心中一凜,這無風不起浪,若是沒有一個由頭,那些百越使臣恐怕也不敢憑空捏造。
難道是皇帝真有此意?
“阿玥,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真是假,總之你和阿霏還是要小心點。”傅云雁憂心忡忡地道,畢竟大裕與蠻夷和親也不是第一回了。有著當年曲葭月和親西戎的前例,總是讓人有些忐忑不安。
“六娘,我知道了,多謝你了。”南宮玥點了點頭,心里一時還有些亂。
“那我先回去了。”傅云雁急急地站起身來,說道,“再過幾日就是我的及笄禮了,再不回去,我娘又要嘀咕我了。”
傅云雁又來去匆匆地告辭了,留下南宮玥一人在外書房里靜靜地思考著。
等到了掌燈時分,蕭奕回了撫風院,南宮玥就立刻把傅云雁來過的事告訴了他。
“你說這件事是文毓告訴六娘的?”蕭奕坐沒坐相地翹著二郎腿,慵懶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