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帝由于此事重大,舉行了早朝,和眾臣商議應對的方法。萬歷同意多數廷臣的意見,認為應當采取強硬態度,但輔申時行則力圖緩和。
申時行認為,蒙古順義王扯力克并沒有下定全面戰爭的決心,也不是每個蒙古部落都愿意放棄互市的利益與大明作戰,只要還有和平的希望,不應該輕戰爭。
他又認為:大明邊境生這樣的事,是因為邊鎮各地吃空餉嚴重,如果各鎮兵軍空額補足,倉庫充實,以北虜耳目之靈通,他們是斷乎不敢輕易挑釁的。
他再認為:國朝和北虜聯綿幾千里防線,終歸是要被對方沖破的。大明軍隊就算獲勝一百次,也占不了草原,北地荒涼無用,最終還是要放棄,只得白白浪費兵餉罷了。
最后,戰爭的決定被取消,掌管京軍訓練、領兵部尚書銜鄭雒被派為北方經略各鎮,特別警戒此次挑事的蒙古卜失兔和火落赤部。慢慢的,甘肅、青海邊境形勢穩定下來。大明軍隊沒有動,蒙古軍隊也沒有動作。
這些大事情自然不可能對小小的五寨堡產生什么影響,當黃來福在邸報上讀到這個消息后,這個事情已經慢慢平復了。不過當他看到這個報道時,卻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公元1590年5月13日。
五寨堡各個農場中的春小麥已經開始破土出苗,顯示出勃勃的生機。
路旁,一輛寬敞的馬車沿著道路向五寨堡的方向駛去,從馬車內看出去,不時可以看到兩邊閃過的水渠,還有田地旁各樣的灌井。
“難得啊,這一路而來,就這五寨堡的麥苗長勢最好了。”車廂內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
另一個年輕些的聲音響起:“爹,看來這四弟說的那些事倒還真是靠譜,不象是在說大話……呀,那是水車嗎?怎么如此龐大?”
“……真的啊,這么大的水車,哪怕在江南也沒見過吧?”
“哼哼,看來四弟這注是下對了,他怕是很得意了吧?”那年輕些的聲音語中掩飾不住的妒意。
“他得意什么,你們是兄弟,他找到了一個新糧源,難道還能不分一份給你這個大哥?”
“怕是不一定吧。”年輕聲音冷笑了一聲,就不說話了。
5月13日是五寨堡內的關帝廟會,這天關帝廟一帶熱鬧非凡,除了趕廟會的人,還有許多人圍在一個木制結構的二層小樓前看著什么,一個識得幾個字的窮酸正在搖頭晃腦念著什么。
只見上面一個告示,最上面寫著幾個大字:高薪誠聘獸醫……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