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軍那小子,終究還是回來了。
再次站在蘇遠面前時,這個年僅十五歲的少年,臉上并沒有太多不好意思的神情。
半年多的軍旅生涯和邊境歷練,在他身上沉淀下了一種遠超同齡人的沉穩,甚至帶著一絲經歷過生死搏殺后特有的凌厲氣息。
他跟隨蘇遠習武兩年多,底子極為扎實。
此番又在真正的戰場上摸爬滾打,沖鋒陷陣并能全身而退。
實戰經驗和對拳法的領悟更是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雖然年紀尚輕,但眼神中的銳氣和行事的老練,已不容小覷。
回來拜見過師父蘇遠后,陳小軍便直接進入了紅星軋鋼廠。
正如蘇遠之前對陳將軍所,他被安排進了保衛科,但具體職責非常明確。
全面負責技術研發中心的防衛與安保工作。
他這一來,原先技術中心保衛科的成員可就叫苦不迭了。
陳小軍一到任,就聽說了之前一機廠的人竟敢上門鬧事、還差點驚動蘇遠親自處理的事情,頓時火冒三丈。
他立即下定決心,要對現有的保衛人員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強化訓練”!
那訓練強度,完全是按照野戰部隊,甚至是偵察兵的標準來的!
天不亮就得起床,全副武裝在偌大的廠區里跑操,然后是各種令人咂舌的體能訓練:
俯臥撐、引體向上、負重深蹲、障礙穿越……
往往一輪早餐前的晨訓下來,不少原本自詡身手不錯的保衛干事,就已經累得快要爬不起來了。
關鍵白天他們還得正常輪班站崗、巡邏。而到了晚上,居然還有夜間潛伏、應急反應等訓練科目!
這架勢,分明是要把這幫保衛干事當成特種兵來錘煉!
不僅如此,陳小軍還嚴格落實了陳將軍之前的指示。
安排了24小時不間斷的巡邏崗哨。
白天黑夜兩班倒,確保技術中心時刻處于嚴密監控之下。
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和執勤節奏,自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
很多人私下里叫苦連天,畢竟以前的日子雖然錢不多,但還算清閑舒服。
盡管能被選拔進入技術中心保衛科的,原本都是軋鋼廠保衛處的精英。
但面對這種近乎殘酷的“特訓”,依然有人頂不住壓力。
對于這些叫苦抱怨、無法達到訓練要求的人,陳小軍處理得也相當干脆利落,絲毫沒有勉強。
他雖然只有十五歲,但經歷之豐富遠超常人。
十二歲時就被顧無為帶著上過戰場見識過血與火,前段時間更是獨自在邊境真刀真槍地拼殺過,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
他的心態和手腕,遠比普通人強硬。
除了在師父蘇遠、師伯以及那個讓他倍感壓力的小師妹面前會收斂些。
在其他任何人面前,他都是說一不二、作風硬朗的“小閻王”。
一番雷厲風行的整頓后,一批無法適應新標準的人員被調整出了技術中心護衛隊伍,退回軋鋼廠總保衛科,從事常規的安保工作。
隨后,陳小軍又通過自己的渠道,招募了一批可靠的退伍軍人補充進來。
其中還有兩人,是他這次從老部隊特意帶回來的、絕對信得過的過硬戰友。
他將這些精兵強將重新整編,組成了一支全新的隊伍,并親自命名為——“中心護衛隊”。
至此,技術中心專業安保力量的架子,總算被他硬生生地搭建了起來。
能最終留在“中心護衛隊”的,無一不是體能、意志和忠誠度都經過考驗的精英。
雖然訓練極其辛苦,但廠里也給予了他們特殊的待遇和照顧。
每天的早餐保證有一個雞蛋,午餐必有葷菜,而且所有這些營養補助都由廠里特批經費支出,不用他們自己花一分錢。
此外,護衛隊成員幾乎全部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吃住在廠區提供的宿舍,方便隨時響應。
為了讓他們更加安心工作,陳小軍還特意向蘇遠申請,大幅提高了這支隊伍的津貼和福利標準,收入水平遠高于廠里其他崗位。
這優厚的條件傳開后,不知道讓多少之前被刷下來的人以及廠里其他工人羨慕得眼紅。
那些當初因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人,剛離開時還私下抱怨陳小軍管理太嚴、不近人情,是故意折騰人。
如今看到“中心護衛隊”令人艷羨的待遇,再面對旁人投來的戲謔目光,頓時啞口無,腸子都悔青了。
廠里不乏有看熱鬧的人調侃:
“嘖,當初是誰說人家訓練是折磨人來著?”
“就你們精貴,吃不得半點苦頭!”
“看看人家能堅持下來的,現在是什么待遇?”
“眼紅了吧?后悔了吧?晚嘍!”
.......
與此同時,在技術中心的實驗車間里,氣氛則是另一種緊張。
一群人正屏息凝神,緊盯著前方一座不算巨大的電熔爐。
更準確地說,這是一座不久前由蘇遠親手設計并指導建造出來的——電渣重熔爐。
技術中心的工人們和技術員們,對于蘇遠時不時就弄出些驚世駭俗的新發明,已經逐漸有些麻木和習慣了。
反正蘇廠長講解的那些深奧原-->>理,他們大多也聽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