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能夠獨立處理前期的絕大多數問題,王也就更加的放手,讓他們帶著其他的學徒工作,給他們編了組,他們都當了組長。
并且給組長提高了公分,表現出了差異,讓下邊的學徒們有個努力的目標。
也是在這期間,王的第二份報告被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發布了出來。相比起第一份報告,第二份報告造成的影響毫無疑問是更大的。
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能夠被人民日報連續刊登,二則是報告中的內容。
照比第一份報告,第二份報告中說的情況,明顯是干大發了。畢竟先前還是剛要開始干,并且在附近取得了一些成績,緊接著就干到了縣城,在縣城開鋪子了,并且木匠隊伍也擴大到了幾十人。
還說什么縣里要找專家來幫忙,在大隊打一口水井,又要來專家看看這邊能不能種果樹,種什么樣的果樹。
至于王在信中寫的十分美麗、熱鬧的陜北春節,則是無人欣賞了,人們只關注著王在插隊的地方,帶著所在大隊的人們想盡辦法的搞發展……
“王在不在?”
陳郵遞將自行車停在白店家具鋪門口,扛著一麻袋的信走了進去。
“在呢,哥在后院呢。”一個正跟人介紹家具的姑娘回了一句,便就又專心的給人講解家具的各種不同了。
陳郵遞跑到了后院,就看到了王在那弄著紙在畫圖,不時的還要喝上一口罐罐茶。
“王,又是一麻袋。”他將那麻袋放到了王身邊。
“都是同志們的支持啊。”王笑著說道,“你說同志們這么熱情,給我送了這么多的信,我也沒辦法一封一封的回,更加回不起。”
陳郵遞八卦的問:“我聽說還有人給你寄匯款單呢?”
“是啊,說是給我們大隊打井用的,哪用的到么。”
這就是成名的煩惱了,全國各地都有人給他寄信,有人詢問他那邊要怎么做才能帶領所在的地方發展,有的寫上計劃問他可不可行,有的人鼓勵他,有的人支持他,有的人跟他說心里話。
他這邊都這樣了,人民日報那邊更是熱鬧。以往雖然很多人沒有數,但總也知道人民日報不是那么好投的,尤其還是主刊。然而現在王兩篇知青插隊報告出去,人民日報怕是已經被各地的知青寫的報告淹沒了去……
“真羨慕你啊,腦子活,想法多,還敢想敢干。”陳郵遞感慨起來。
王讓了支煙,說道:“就是瞎折騰。”
“你就是太謙虛咧。”
“老子是天才!”
見陳郵遞尬住的樣子,王笑了笑,“你看看,還是謙虛好嘛。”
兩人說笑了幾句,抽了一支煙,陳郵遞便走人了……
臨近中午時候,李奎勇、秦嶺、田芳三人來到了鋪子。
“哥,忙著呢。”
王看著他們,問道:“你們怎么跑縣城來了?”
“跟鐘躍民約好了,中午去咱們和川公社的羊湯鋪子搓一頓。”李奎勇給王眨著眼睛。
“是跟你約的嗎?”王好笑的說道。
秦嶺也不藏著掖著:“那我自己一個人過來,出事兒怎么辦?”
田芳去翻看著麻袋:“哎呦喂,又這么多信啊?”
李奎勇湊了過去,一臉的與有榮焉:“那你以為呢,我哥現在可是名人。遠的不說,你就說咱們林縣這邊,哪個知青來縣城不過來跟哥說說話?”
“那可不是,我就想來跟哥說話。”
眾人轉頭看過去,就看到鐘躍民帶著鄭桐一起走了進來。
“我都不愛說你,都是自己人,誰不知道誰啊?你現在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李奎勇撇嘴說道。
鐘躍民對王招了招手,算是打過了招呼,他嘿嘿笑著對李奎勇說道:“咱們哥倆誰都別說誰,你不是也惦記人家田芳同志么。”
“鐘躍民!”田芳嬌喝一聲,臉都紅透了。
李奎勇說道:“田芳,你別跟他一般見識,這孫子就是嘴賤。”
田芳的臉更紅了:“你還說!”
鄭桐嚷嚷道:“我說,咱們就別在這站著了,人都齊了,那就趕緊去吃飯吧,我都要餓死了。”
“哥?”鐘躍民很有眼色的主動詢問。
“走吧,正好中午了,我也吃一口去。”王含笑點頭,當即一口喝光了新收過來的宋代建盞中的茶水,收好了畫完的圖紙,起身跟著眾人一起去吃飯了。
和川羊湯,顧名思義,和川公社賣羊湯的副業組。這個事情落實的很快,正月里就開了,一直到了現在。
為了跟其他公社的羊湯區分開,不至于互相競爭,和川公社的羊湯賣的要貴上一些。
至于為什么貴,那當然是王親自出馬,教了這些人怎么做羊湯,湯色瑩白,口味香的不行,憑著口味也吸引了愛吃的人。據王所知,縣里的干部們就經常來。他們消費的起,且愛吃。
到了今天,羊湯的底子都咕嘟兩個月了,絕對的精華高湯,真能給人香的摔跟頭的。
所以哪怕今天不是初一十五的大集,和川羊湯的生意也很火熱……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