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離開了晉陵就脫離了集體,只要戶口在晉陵,就是集體的一份子。那么有問題找集體,就是好使的,集體就要管,不管不行。
所以需要定規矩,做決策。
經過了長達三天的討論,最終會議決定,在晉陵集團的廠務辦公室之下再成立一個新部門,名叫晉陵人民發展辦公室,旨在為出走晉陵做生意的晉陵人民,提供便利,解決麻煩。
會上,王又一次提出了晉陵未來發展要面對的種種問題,而后引出了股份制,引出了外國的‘投資’方式。
即由晉陵人民發展辦公室,對在外創業的晉陵人的創業項目進行充分的調查評估,有前途的可以投資一定的金額,占據一定的股份。沒前途的,充分調研風險,給予一定的個人信用貸款支持。
而投資、信貸的資金,則是廠里留存的職工福利、醫療、養老基金。這筆錢是早就有的,在剛開始賺錢的時候,就已經預留出了這一筆錢,廠里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拿出去建設,這筆錢就屬于是廠里的老本。
好像國家隊會把社保金拿出去投資一樣,晉陵也是這個操作,實現錢財的增值,保證盈利。
多數人是持反對的態度,因為不了解,因為怕賠錢。這筆錢太多了,干系也太重大了,誰也不敢輕易的去動它。
但是王敢,他有這個權威,晉陵現在就是他的一堂。
不過他也沒有真的一堂,而是劃出了五百萬的資金,暫時試行運作一下。
對此,其他領導都沒有意見。曾幾何時,別說紡織廠,就是縣里的命也要被這五百萬要了去。但是對于今天的晉陵來說,五百萬而已,灑灑水,都是小錢兒。
年產值已經翻到數億,這就是晉陵人的底氣。
這個年代,全國全年的總產值也不過兩千多億美元。晉陵用了四年的時間,就已經達成了全國總產值的千分之一,外匯收入都已經過了五千萬美刀。
現在晉陵的外貿業務已經不是之前那么單一了,只靠著賣衣服,以及少數的噴水織機。現在除了衣服以外,還有更多的紡織機械,有農機,有合金材料,有衛生巾,有紗布、口罩,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殊作業的紡織品,全都有收獲。預計今年的外貿收入,還會更高。
事實上,現在的晉陵已經不再依靠廣交會的平臺,而是直接跟外國的客戶對接了。不過廣交會卻還是每年都參加的,總要拓展更多的客戶,賺更多的錢。
綜合以上,現在的晉陵集團就是四個字,財大氣粗。
于是晉陵人民發展辦公室掛牌了,同時為了方便業務辦理,也打了報告,抄送省市兩級,直送北京,請求成立晉陵人民銀行。
目前的資金周轉,都是在縣里的信用社。晉陵要取締信用社,成立銀行,收攬儲蓄業務。這樣晉陵集團以后就又可以拉杠桿了,直接用人民的錢發展,當然這也只是正常的銀行運作。是晉陵集團跟銀行借錢發展晉陵,而后還銀行利息,而后給儲蓄的晉陵人民派息,是正常的資金流轉。
這一套下來,等到新千年過后的大資本角逐的時代,晉陵人民發展辦公室就會有另一個名字,晉陵資本!
楊巡被王直接的說了幾句,整個人都老實了,亂轉的眼珠子都平和了,第二天,顛顛的跑去廠里的辦公樓找到了廠務辦公室去辦了掛靠,領到了自己的那一份合同,又詳細打聽了一下貸款、投資的事,心里有了譜。
宋運輝也去了楊巡家里看望了楊母,發覺楊母的精神狀態確實好了太多,臉色也紅潤了,說話也有力氣了,走路也是風風火火。
楊母話里話外就沒離開過紡織廠,左一句感謝王廠長,右一句感謝廠里,再來一句感謝黨,感謝國家,思想是絕對的過硬。
宋運輝知道,楊母以前就是村里的婦女主任,也積極進行思想學習,但確實沒有想到,楊母已經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
聽著楊母滔滔不絕的講著服裝廠里的事兒,講著一起工作的姐妹們,講著晉陵的未來,看著楊母眼睛里放出的光彩,他只覺得好姐夫是真厲害。
也切實的,感受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以及重要性。他相信,只要有楊母在,那么只要楊母能接觸到的業務線上的所有人,是一定受到她監督的。而這樣的人,十余萬職工的晉陵集團,不知道有多少……
不論如何,楊巡一家人是真的是改了命,過上了好日子。宋運輝由衷的高興,他深知楊母的不容易……
在家呆了半個月,宋運輝要走了。
王開車將其送到了車站,從車里拿出了兩個箱子:“好好干吧,抓緊找對象,老兩口不說話,可都惦記著呢,你自己上點兒心。”
“姐夫,你怎么也婆婆媽媽了呢。”
“你當我愿意管你呢?還不是妻命難違?你們家四口人,三口人的心思都在你身上呢,我一個倒插門的,不也得統一用用心思么。”
宋運輝被倒插門逗笑了:“行,我肯定加把勁兒,爭取明年把人帶回來給你們看看。”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有劫道的要錢給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你盼我點兒好吧,走了,你快忙去吧。”
宋運輝擺了擺手,轉身拖著箱子進了車站……
為了方便管理,現在的晉陵站已經不允許到月臺送站了,候車大廳也是嚴查車票。為的就是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的財產,杜絕小偷。
有效果,但也沒有那么徹底。晉陵實在是太富了,牛鬼蛇神都來湊熱鬧了,人也貪欲無窮,難控制的住。
他王某人曾經當鐵警的時候,都抓成什么樣了,他那趟車的賊也沒能抓絕了去……
晉陵繼續在發展著,眼前的縣城已經擴張出去老大一片,就是不太好看。
主要就是因為職工房的建設太慢,哪怕如今達到了幾百棟樓同時開工的地步,供應起二十多萬的人口來說,也還是太慢了。
目前也只是解決了一小半的人而已,還有一大半要解決。但是農村人口進城的計劃卻仍舊沒有停止,進城的人口都是住著板房,但是板房沒有樓房能容納的人口多,不是縱向展開,而是橫向鋪開。
如果站在高處,現在的晉陵就是一小半的地方錯落有致的排列著矮樓,大部分地區是一眼望不到頭、密密麻麻堆在一起的板房。
當然雖說是板房,但實際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托了所在南方地區的福,冬天雖然冷點,但是凍不死人,廠里的棉被供應很充足,再發點兒碳取暖,板房四處漏風也不會中毒。挺過最冷的兩個月,也就都好了。
做飯有液化氣,上廁所在周邊有老大的公廁,洗澡有老多的澡堂子。就是空間小了一些,但是賺的多,吃的好,活也更輕松,有著更多的娛樂活動,也彌補了這些小瑕疵。
房子越建越多,越建越快,大家也都很有盼頭,都很能堅持。
城市的規劃與管理,是一門學問,對此,晉陵的領導干部們都缺少相關的經驗。
以前就請了專家進行規劃,不過在管理上,還是很有一些不足。尤其城里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十萬,有些小問題也成了集中的大問題,突出了起來……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