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書記啊,你工作做的很好嘛。”
“哎呦,徐書記,我哪敢當書記啊,叫我小雷,東寶,都行。”雷東寶笑著回應,有幾分英姿勃發的感覺。
在去年,小雷家包干到戶,糧食產量確實有提高。又得益于買了農機,加速了耕作效率,使得在縣里干活的時間更多,賺的也更多了。所以小雷家今年的日子,會過的很滋潤。
但也就是如此了,比起廠內職工的工資待遇來說,他們還差的遠。
而雷東寶之所以能出現在這,是因為他也是代表之一,開大會當然也要到位的。
無意義的說了些沒用的話,雷東寶又散了煙,說道:“二位領導都在,有個事兒我想請示一下。”
“領導在這呢,我領導誰去?”王笑著擺手。
徐書記也笑:“說說看。”
雷東寶說道:“這不是日子好了嘛,咱們紡織廠又做的這么好,在全國都有名,我們農民也想進步,也想賺錢啊。我感覺電線這個活能干,所以我們小雷家打算集體集資,開一個電線廠。”
迎著雷東寶期待的眼神,徐書記對王揚了揚頭:“你說說?”
王稍作思索,說道:“縣里建火電廠、水電廠你是知道的,為了方便縣里的電網建設,電線廠已經并到了紡織廠,工藝也改進了,各項數據都比之前要好。電線廠的工人,比你們村里人都多。
你要是想生產電線賣給我們廠里,那你沒戲。你要想賣到外面,等我們的產量提高了,滿足了縣里的供應以后,肯定也是要往外賣的。你覺得你們村集體的電線,能賣過我們廠里?”
“那肯定不能啊。”
雷東寶連連搖頭,隨即有些失落的問道,“那這事兒就沒戲了?”
“我跟你說說現實情況,要是想干你就干。”
“我又不傻,到時候賠了錢,我怎么跟小雷家交代啊?”
王笑了笑:“你要真想做,就看看什么是紡織廠沒有的,那你才有可能做成。”
“哎,是我們先前想的簡單了,不知道縣里的情況,那我們再研究研究,到時候再匯報。”
雷東寶說道,“那二位領導,我再多嘴問一句啊,我們小雷家以后怎么安排啊?這過去一年了,再沒給我們小雷家派一個進廠的名額,之前村里進廠的,都有住樓房的了。我問公社,就說我們小雷家發展的好,不用進廠了。不是我們搞磚廠,縣里不高興了吧?”
“你想多了,縣里蓋房子搞建設,你們一直供著磚呢。這是去年夏天定的事兒,當時……”
王給雷東寶講了一下之前的定議,說道,“所以你們小雷家會是最后進城的,當然,這是你們小雷家的村民同意的基礎上,如果不同意,我們也不會強制要求,你們村的集體發展的好,不愿意進城也是正常的。”
“我們發展的再好,也不可能住上樓房啊,怎么可能不愿意呢。”雷東寶說道,“當時要分地、開磚廠,我們也沒想那么多,就是等著進城不知道什么時候呢,我們自己先解決一下問題,過過好日子。哪成想,現在竟然要讓我們最后進城了。這要是說回去,村里人非得炸窩了不可。”
“都是一步步來的,總得有個先后嘛。”
徐書記笑了起來,“給你吃顆定心丸,預計五年以內,全縣人口都將進城。現在就等著咱們電廠建設呢,等到解決了用電問題,紡織廠就能擴大生產,工作崗位也就更多了,安心等一等吧,沒幾年就過去了。”
“哎,我想起來了,二位領導,我們小雷家搞養殖怎么樣?養豬,雞鴨鵝什么的。”
“這是符合咱們縣目前情況的。”王含笑頷首,“知道咱們縣里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嗎?”
“我沒文化,大老粗一個,可不知道什么矛盾。王廠長,你就別逗我了。”
“是人民日益增長的收入與落后的物質供應之間的矛盾。”王笑呵呵的拍著雷東寶的肩膀,“簡單的說,就是縣里的人越來越有錢,但是花錢的地方太少,想花錢也花不出去。
你沒看縣里新開了那么多的飯店、麻將館、澡堂子、戲院、電影院什么的?為什么?就是人民消遣太少了。吃喝玩樂都供不上。當然,我們所有的店都是廠里開的,你們開不了。
目前來看,養殖確實不錯。我可以讓縣里的養殖場給你們提供一些種苗,再讓獸醫站給你們相應的養殖技術指導,養起來以后都供應到廠里,等到以后到你們小雷家進城以后,直接并購,還能給你們小雷家發收養豬場的錢。”
“王廠長,我們可真干啊……”雷東寶還是有些不確定。
“干別的也行,你們不是廠里的,我又沒攔著你們。只是告訴你,廠里已經做的東西,你們別做。如果你們可以生產別的,給晉陵以外的地方供應,那也行。”
“廠里能讓大家都過好日子,我們安心等著進城就行,還是別折騰了。否則的折騰來折騰去,最后什么也沒落下,那就太對不起小雷家的人了。”
“你還是有覺悟的。”徐書記笑了起來,“把養殖廠干好,對小雷家來說,你就是大功一件了,好好干吧。”
“哎,那我就不打擾二位領導了,趕緊回去安排一下。”
雷東寶風風火火的走遠……
看著雷東寶遠去的背影,徐書記說道:“確實,咱們縣里人有錢花不出去,這事兒是個大問題啊。我聽說現在不少職工,結伴進城,在城里買東西,錢都花城里去了,這不行啊。你主意多,這方面的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千萬不能忽視了。”
王挑了挑眉,準確把握到了徐書記的意思,那就是廠里掙,廠里花,不能讓別的地方,掙了市里的錢。最大限度的,給廠里職工找到消費的出口,回流廠內職工手里的工資。
“很難。”王好笑的搖了搖頭,說道,“目前我們的勞動力已經幾乎發揮到最大了,沒有余力去研究那么多的東西,也沒有那么多的人才。
同時蓋職工房、縣里的公共建設,一直占用著我們一半還多的資金。想要徹底的將肉爛在咱們縣里,幾乎不可能。那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咱們沒有余力去管了。
要不小雷家能干養殖?是考慮到人民對肉的需要,肉又緊缺,所以才自己搞養殖彌補一部分,也是積累一些經驗,以后有余力了我們再擴大規模。要不養殖廠的那些人力,放到別的地方,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賺更多的錢。
對咱們縣里好不好,主要還是算總賬。不管我們的人民花出去多少錢,只要我們賺進來的比花出去的多,那我們就是賺的,人民的生活也就是有保障的。”
“你有數就行。”徐書記笑了笑,哎了一聲問道,“明年恢復高考以后的第一屆大學生就畢業了吧?今年還去嗎?”
“肯定得去,六月份我先去那三個學校走一走,再演講演講,先給有意向的學生做個登記。等到年后他們徹底結業,我再去一遍,盡量的多忽悠一些人過來。等六月份去北大的時候,我得求見一下領導們了。
咱們自己找人太費勁了,還是請求一下北京的支持,直接給咱們分配一些大學生過來。一個兩個的不嫌少,一百兩百不嫌多。”
“那等這幾天忙完,我寫個申請遞上去,正式流程還是少不了的。”
……
在八一年的一季度,王耗費了相當一部分時間在開會上。一方面是廠內的廠務,一方面是代表大會。
他現在不僅是晉陵代表,他還是市里、省里的代表,再經過一些程序,來年他還是國家代表。而除了代表大會,還有各級的改革發展會議等等,他都是要出席的。同時還有一些表彰的活動,給予一些榮譽,他也要到場。
又處理了一些廠里的問題,繼續的做了一些研究。到了六月份,王乘著火車離開了晉陵,第一站是安云……
“這是你媽給你織的毛衣,說你離的近,暑假也不回去看看。”
火車站附近的國營飯店,王將帶過來的兩個大兜子其中的一個放到了宋運輝的面前。
宋運輝還是沒變什么樣子,戴著此前送給他的眼鏡,穿著晉陵生產的運動短袖、牛仔褲、帆布鞋,手腕上戴著送給他的手表,正經走在時代潮流前沿了。
“這不是過完年就畢業了嘛,回去來回還要折騰一趟,不如等我工作了,到時候再休假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