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方向的升級已經帶來的足夠的驚喜。
蘇摩又測試了剩下的物品升級,但這次跳出來的升級模式和之前倒沒太大差距。
只是和建筑升級一樣略微細化的升級方式,并依舊保留著系統給出的升級建議。
“還好花完了生存點,否則就無法升級幽能水了...”
重新歸類之后,幽能水井也被劃分到了建筑物的范疇。
想要升級,要么花費建造生存點,要么使用完成挑戰任務給與的特殊生存點。
蘇摩微微點頭,回到系統最外層界面。
右上角,‘日報’的圖標也發生了改變。
原先的圖標是個小小的信箱,平時是灰藍色,等到八點以后會變成澹金色。
現在則變成了四個依次排列往后的小圓球。
圓球內部是空心的,充斥著高度不同的異色液體。
輕輕點擊第一個灰黃色液體,幾乎充能到三分之一的小球,系統的提示冒了出來。
是否提取‘建筑’生存點數?
請注意,當前儲能值為:27.15%,未達到階段獎勵值,是否提取?
“儲能值?”
日報果然和系統更新公告中描述的一樣,發生了一些改變。
蘇摩將目光注視在這個新鮮的名詞上,幾段提示冒了出來。
“1.1版本的點數獲得將不再沿襲原有新手輔助日報模式,正式進入生存積累模式。”
“每個自然日8點,系統將自動檢索昨日的變化來獎勵對應儲能值。”
“宿主仍可每日進行儲能值提取,來獲得對應點數,但將無法獲得額外的獎勵”
“儲能值積累程度最高為100%,當儲能值達到滿值時提取,宿主將可獲得額外獎勵。”
額外獎勵...
蘇摩眼神微微一頓,對于日報這樣更新并不感到意外。
事實上,每天都能開啟的日報如果昨天干了點大事,那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但可惜隨著領地的體量越來越大,這幾個月有超過九成的時候都只能拿到保底獎勵。
以至于有時候忙起來,還會忘記開啟日報。
現在改成了這種積累的模式,能隨時提取也能在滿值時提取,還給予額外的獎勵。
不錯!
比起游戲那些雙刃劍更新,系統的版本更新真是給力。
蘇摩是個實用主義者,并不是賭徒。
這種只要腳踏實地積累就能拿到獎勵的選項,他一點也不著急現在提取。
當然,和科技相關的生存點除外。
看了一眼積累已經過半的第二個小球,里面儲存的幽綠色能量著實喜人。
建筑可以慢慢的造,物品也可以定期升級一次,但唯有科技不同。
如果生存點的獲取是和相關方面表現有關。
那么讓一個項目卡在原地難以發展,絕對會影響到后續科技生存點數的獲取。
相反,只要花費極少的生存點撬動杠桿,推動項目中的難點得到解決。
那么剩余那些順理成章的東西,很快就能推進完畢,帶回大量的點數反哺。
至于積累到滿值的獎勵,蘇摩承認自己非常好奇,但也清楚的知道這不是第一選擇。
“我選擇提取科技生存點。”
是否提取‘科技’生存點數?
請注意,當前儲能值為:56.3%,未達到階段獎勵值,是否提取?
“是!”
話音落下,小球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
幽綠色的液體快速消失,液面也跟著不斷下降,最終變成一個透明的球體。
與此同時,彷若進入了游戲路線選擇功能似的,蘇摩愕然發覺自己周圍忽然暗了下來。
視野中從左到右,一共四面屏幕閃現,散發微弱光芒。
“不再是文字表現形式了...”
蘇摩訝異的看向第一面屏幕,他第一時間便認出屏幕內的畫面是在活動板房內拍攝的。
三個面目憨厚的中年人正坐在鐵架床上。
畫面中傳來他們攀談的聲音。
“那煉夢鋼鐵廠出產的第三代大力農具可真好用!”
“是啊,不僅節省力氣,耐用程度也提升了。”
“平日里我九個小時才能干完的活,今天只用了七個半小時就結束了。”
“就是...售價有點昂貴,要兩個銅幣。”
“是啊是啊,要是售價再能降低一些就更好了!”
提高了冶煉純度的大力鐵,在農具的制作上已經發展出了第三代產品。
相較前代,優點非常明顯。
但是這玩意竟然也能算進到科技發展類目里?
蘇摩還在沉思,卻見畫面已經結束變成了純黑色,上面顯示了點數獲取。
第三代‘大力’系列農具:居民工作效率提升17%
作為民生科技中的重要一環,你的領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他們使用先進的工具提升了工作效率,也為領地發展加快了速度,值得表揚。
本次獎勵:民生科技基礎點數(100)*加權系數17%=117點(科技生存點數)
“117點?!”
蘇摩眼神一亮,頓感驚喜,順便也領略到了新版本點數獲取方式的具體表現形式。
作為科技類目下的一項,民生科技當然也算作其內。
其擁有‘100’點的初始數值,即意味著只要在該項領域做出突破,至少可以獲得100科技生存點獎勵。
在此之外,加權系數還會影響到該點數的具體獲取值。
像是第三代大力農具提高了17%的居民工作效率,系統便多獎勵了17個生存點作為嘉獎。
迫不及待的將視線投入到第二張畫面,這次顯示的是領地的研究院。
兩名研究員正緊張的調試著眼前機器的數據,隨著吻合數字的不斷上升。
當代表著成功的‘叮’聲響起時,左邊那名研究員驚喜站起。
“呂教授,我們的高速隨動扭矩分配系統成功通過測試了!”
噔噔噔。
畫面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呂寬大踏步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在瀏覽完兩名研究員提交的數據后,欣慰笑道:
“辛苦了,有了這技術,距離我們制造出能石坦克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