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軍事手段扼殺了法國人重新和德國敵對的可能,在用經濟手段逐漸把法國逐漸融入到自己的聯盟中之后,德國還需要法國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讓法國最終成為德國在軍事方面的重要盟友!
在未來的那場大戰中,法國的地位真的很重要,魯普雷希特可不僅僅滿足于法國人秉承中立,因為這會讓同盟國軍隊失去先機!如果法國人站在德國一邊會如何呢?先不說多達上百萬的法國軍隊和強大的工業產能,單純利用法國的戰略位置就可以讓德國占據巨大的優勢!
在法國人的配合下,整個地中海將成為同盟國集團的內海!德國艦隊和潛艇可以以法國西海岸作為母港輕松防御來自大洋彼岸的挑戰,而部署在英吉利海峽法國一側的轟炸機則可以對英國人實施長時間的戰略轟炸,并且最終摧毀對手!而法國人的殖民地同樣可以給德國提供巨大的幫助,沿著法國在西部非洲的港口和機場,德國可以輕松的構筑一條環繞整個非洲沿海地區的戰線!法國將成為德國壓制英國,抵御美國的橋頭堡!
而如果失去這個橋頭堡的話,或者哪怕法國中立,德國想要對英國戰略轟炸都會非常困難,而如果德國想要在大西洋沿岸找到一個合適的軍港估計都很難!即使最終西班牙或者葡萄牙屈服于德國的壓力選擇合作,他們的位置也過于靠南了!而同時,如果沒有法國在非洲港口的幫助,德國再南部非洲的殖民地海上運輸線就會變得非常脆弱,或者被迫繞過大半個非洲進入印度洋,然后再轉道地中海!這是一件多么郁悶的事情啊!
所以,為了避免以后的麻煩,也為了避免法國在軍事上向美國靠攏,魯普雷希特利用這個機會給法國人上了一道枷鎖!這就是條約的第四條內容!當然,為了使這個條約顯得更公平一些,德國也想法國開放了部分港口。不過估計法國人是沒有機會利用這些德國港口從事軍事行動了!
對法合約簽署之后,接下來就是比利時了,如果說德意志帝國對于英國是壓榨,但是還有最基本的尊重和尺度,對于法國是寬容,并且愿意在未來合作,那么對于比利時來說就沒有什么憐憫了,無論是魯普雷希特還是德皇對于這個比利時都是要堅決壓制的!
至于說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比利時的獨立和地位很大程度上是英國人給的,比利時就是英國打入到歐洲的一根釘子。德國打贏了,這根釘子自然要拔出來。而另外一方面是比利時的位置非常重要,是德國實現對法戰略的關鍵!所以,無論如何,即使比利時要恨德國人一輩子,德國依然要在比利時駐軍來保證對法國的壓制。這是必須的!所以,在戰后,德國對比利時的態度更像是后世2戰結束初期盟軍對德國的分區占領一般。至于說以后怎么辦,那至少是5年后的事情,而比利時在非洲的殖民地,自然直接納入到了德國人的口袋中!
不過相對于比利時的遭遇,巴爾干的協約國成員則更加糟糕了!羅馬尼亞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領土,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油田。塞爾維亞重新成了一個歷史名詞,作為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回報,整個大部分塞爾維亞重新并入了土耳其的版圖中,而另外一部分則交給了保加利亞。同樣消失的還有黑山王國。
至于說希臘王國?雖然因為德皇的惻隱之心,大部分國土得以保全,但是卻徹底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附庸國,處境可以類比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