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幣,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王子殿下,您不是很看重新式的船用動力系統和內燃機嗎?既然如此,我們為何要和普魯士分享?我們難道不能像硬化裝甲那樣做?”謝林伯爵問道。
“原因很簡單,這些東西我們吃不下,巴伐利亞太小了,小到了根本不足以支持這些產業。”魯普雷希特無奈的說道。如果能有后世河北省的面積和人口,那么魯普雷希特還真像自己玩玩蒸汽輪機和汽車,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八萬平方公里土地連半個河北省都沒有,人口更是只有幾百萬。這些產業不是自己能吃下的啊。
比如說汽車產業吧,這就不是魯普雷希特可以玩的起的,這個年代的發動機馬力能上兩位數就算很nb了。穩定性茶幾,故障率居高不下。要是搞運輸的話,說不定還真不如馬車。
雖然汽車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但是現在也僅僅是個方向而已。經濟上賠本的事情誰去做?反正資本家是不會去做,巴伐利亞想做做不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拉著普魯士一起做。不為賺多少錢,就為了一旦一戰照常爆發的話,德國后勤運輸隊中多出現點汽車!
在2戰前,近代軍隊的后勤補給壓力是逐漸增大。想想看,德國一個軍才4萬人出頭,開始就有160門各種火炮,馬匹數量巨大,平均三個人就能攤到一匹馬,而一匹馬的消耗是人的10倍!也就是說,德國軍隊初期馬匹的補給消耗要比人大多了!這種情況下,軍隊離開了鐵路那么移動速度就和烏龜沒啥兩樣,后勤運輸能力的問題讓德國根本不可能速推法國
如果要打一戰的話,無論是西線還是東線,都需要大量的運力。修建通往前線的小型鐵路是一個方面,但是這種辦法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各種汽車才是最適合從鐵路到前線運輸的了。但是可惜的是德國在1戰前,汽車非常落后,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來說都不如法國!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人的汽車確實發揮了很強大的作用,當上百萬德軍按著預定計劃猶如一柄鐮刀一般橫掃過來的時候,法國人動員了2000多輛各種車輛運送了7個師的部隊抵達前線!
而在凡爾登會戰的最關鍵時刻,法國人集中了3900輛各種汽車,總運輸能力高達6800噸!在2月27日到3月6日的這段時間里,法國人用這些汽車運輸了19萬部隊和2.3萬噸的彈藥!正是因為給力的后勤,讓法國人最終頂住了這次恐怖的攻擊。
所以,為了1戰的勝利,為了自己頭頂的王冠,魯普雷希特也必須盡早發展汽車工業,而且要想方設法拉上普魯士,然后以國家的力量扶持汽車產業發展才是唯一的辦法。現在魯普雷希特怕的不是普魯士獲得多少利益,因為這個時候的汽車產業本來就沒有多少利益。魯普雷希特擔心的是萬一普魯士不玩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