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
“老師我好像明白了。”
“琳琳對音樂的態度與我們不一樣,她有我們沒有的專注。”
李安:“小星,有一點你說錯了。”
唐小星:“嗯。”
李安:“那場比賽,她比現場任何一名選手都想拿到去波蘭的入場券。”
唐小星:“啊?!”
李安:“她能堅持學琴到今天,如果沒有她的媽媽一直為她堅持,恐怕你都沒機會認識她,包括我,我也不會認識她,而決賽那天是她媽媽的生日。”
唐小星心尖猛地抽了一下,關于琳琳的家庭情況她聽陳老師和大伯說過一次。
好難受啊,一時間唐小星心里難受得不得了,如果她是琳琳,她得多么渴望得到去波蘭參加總決賽的機會啊,可偏偏最后的結果是一名之差錯過,并且她清楚這一名是差在了哪里。
唐小星:“老師”
李安:“但有一點你沒有說錯,她在分享自己的音樂,她想贏,靠自己的音樂贏,所以即便最后沒有拿到一個她想要的結果,她也沒有遺憾,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生活有時有不遂人愿。”
唐小星:“琳琳.”
李安:“說說我為什么認為她在未來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獨奏家,除了天賦和刻苦以外,是她對音樂的態度。”
“她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會盡全力去做到。”
“小星你知道她在舞臺上最不能接受的情況是什么嗎?”
唐小星:“沒有表達出自己想演奏的東西。”
李安笑笑:“并不是,她不能接受自己錯音,在她看來作為一名登臺的鋼琴演奏者,她唯一能為聽眾保證的事情就是不錯音。”
唐小星再一次怔住了,瞬時眼前又浮現出剛才在休息室里的對話場景。
厲害!我還在擔心自己一會彈錯
不會啦,琳琳你肯定沒問題,而且就算彈錯幾個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唐小星羞愧難當,她剛才竟然還對著琳琳講了一堆錯音無所謂的話。
李安:“她專注于演奏的每一個細節,她會為每一場的聽眾考慮。”
一頓,“我想這就是你為什么會覺得她一定會成為一名鋼琴獨奏家,因為她內心堅持的東西通過舞臺讓你看到了,并且感受到了,我說得對嗎?”
唐小星點點頭,又一次陷入反思。
她又想起那天午飯羅爾夫指揮提出的問題。
關于貝多芬音樂組成部分的不足之處,她第一時間把自己帶入一名學者的視角來分析這個問題的背后,得出了貝多芬的旋律簡約而不簡單的結論。
而琳琳卻是從一名演奏者的視角出發,得出了與她截然相反的結論。
李安:“她不會彈自己理解不了的東西,他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彈得是什么,對于音樂她的內心是真誠的。”
唐小星:“感覺得到。”
李安:“音樂就是這樣,你對它真誠,它也會對你真誠,現在我來為什么你會覺得這首魔笛變奏曲會有如此充沛的情感在其中。”
唐小星轉頭,神情虔誠。
李安:“因為這首作品原本就是她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
“比賽結束那天晚上她是用手機視頻播放的方式送出的這件禮物,因為環境原因,她沒有辦法親手為媽媽彈。”
“所以她需要一個正式舞臺,親自為媽媽再次演奏這首作品。”
唐小星似乎明白了,又好像沒有完全明白。
“可是今天已經過了阿姨的生日。”
李安又笑了笑:“這才是生活的常態。”
唐小星終于也笑了:“琳琳,她真的好棒。”
李安:“你也很棒,小星,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你需要思考的是你想走一條什么樣的路。”
唐小星望著鋼琴前的小車久久不語,她心里激動極了,像是從來都沒有這么激動過,可隱約間她又感到身體被卡在一個枷鎖里。
良久,一聲細不可聞。
“老師,您知道的,爺爺他.”
“孩子,為什么不嘗試著先去試一試呢,有時候說出自己的想法只需要一點點勇氣。”
舞臺上的旋律也再次圍繞主題第四次展開,琴聲帶著童話里勇士般的英勇和柔情,流暢中暗藏著某種力量。
隨后的時間里,師生二人在沒有提及關于夢想或家庭的話題。
他們安靜地坐在后臺,從狹小的視角里聆聽著小車完成一首又一首作品。
期間二人會就某一段音樂展開一番小聲討論。
搞得后臺一角時而像觀眾席的延伸,時而又像是課堂。
直到現場響起轟鳴般的掌聲,唐小星在李安鼓勵的微笑中捧起悄悄準備好的鮮花。
“嘩――――――――”
滿頭大汗的小車回到后臺,顧不上工作人員遞來的毛巾。
她一把接過唐小星遞來的鮮花。
“謝謝小星!”
“琳琳你太棒啦!”
話間兩個孩子便在一群工作人員的笑意中擁抱在一起。
只是現場的掌聲并沒有因為小車的下場而減弱分毫,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嘩――――――――――――――”
又是一波掌聲從后臺入口傳來。
望感受著現場傳來的熱情氣氛,李安劃了劃腦門。
看這架勢,恐怕他給小車準備的返場曲目不夠用啊。
很顯然,音樂會到此還遠沒有結束。
李安起身快步走向兩個小女生,“不是,你倆先等等!”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