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二次革命”正式爆發,
在李烈鈞宣布獨立后,黃興、陳其美等人隨后分頭行事,準備響應。7月14日,黃興趕赴南京,在駐南京的第一師和第八師的基礎上組織討袁軍,并計劃脅迫江蘇都督程德全宣布獨立。當晚,黃興等人率士兵沖進都督署,程德全驚慌之下,只得假同意,隨后黃興便以程德全的名義通電江蘇獨立。
第二日,程德全料想南京必有大戰事,自己無權無兵,何必惹這麻煩事,于是便攜家眷悄然離去。等到了上海,程德全便急忙向袁世凱發去一通電報,聲稱“南京獨立”乃黃興等人所為,為自己洗刷干系。黃興等人得知程德全避去后,也不做理會,只管將司令部搬到了空督署,繼續排兵布陣,迎接強敵。
早在武昌起義前,革命黨在湖南便搞得有聲有色,因而湖南都督譚延闿也在各方的壓力下宣布獨立,并派兵前往江西支援李烈鈞。不過,譚延闿此舉乃是心存狡黠,他以“支援江西”為名,將那些革命黨控制的軍隊調出省城長沙,既滿足了革命黨的要求,又鞏固了自己的統治,豈不一石二鳥、兩全其美?
和李烈鈞一樣,安徽都督柏文蔚在被免職后也通電下野,隨后前往南京小住。等到李烈鈞宣布獨立后,他也重返安徽并于7月17日宣布獨立,同南京、江西構成犄角之勢。
在前清的時候,江西、江蘇、安徽本是兩江總督管轄之地,在這次革命與北洋軍可謂是首當其沖,等于是接著完成武昌起義時尚未進行的南北之戰了。
在革命的后方,福建都督孫道仁本心存觀望,但他手下的師長許崇智首先宣布起義并進而率兵脅迫,孫道仁也只得像程德全一樣,勉強加入了討袁的陣營。浙江都督朱瑞原本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但在武昌起義后與同盟會的人結下梁子,這次竟然不顧革命大義,非但不參與討袁,弄到最后反要派兵進攻上海呢。
廣東向來就是革命的大本營,被免職的胡漢民和新任都督陳炯明并沒有中袁世凱的離間之計,他們在7月18日聯合起來宣布獨立。胡、陳二人本打算出兵援贛的,但因廣西都督陸榮廷和駐扎粵北的巡防統領龍濟光被袁世凱收買,廣東兩肋均受威脅,因為派兵計劃只得擱淺。
在西南方面,廣西都督陸榮廷已經投向袁世凱一邊,云南都督蔡鍔是梁啟超的弟子,他對“二次革命”卻不甚贊成,因此宣布中立,而貴州都督唐繼堯原本是蔡鍔部下,這次也跟隨老領導宣布中立。
至于四川那邊,自從武昌起義結束后就沒有安寧過!革命黨寄托厚望能夠起獨立的,只有熊克武和王恒岳兩個人。
頗為可嘆的是,南方革命黨雖然打出“革命”口號,但基本是各自為戰,而且軍隊內部素質參差不齊,內部思想也不統一,軍官投敵、軍隊嘩變屢有發生,戰斗力實在可疑。
反觀袁世凱這邊,北洋軍編制整齊,最近又得了一筆巨款,手頭寬裕,兵強馬壯,正是廝殺的好時候。更要命的是,此時的袁世凱不僅在政治上名正順、外交上列強支持,而且老百姓也是人心思定,并不希望發生戰事。
亂哄哄的“二次革命”開始了!
四川,熊克武將將第5師改編為4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1個炮兵團、1個工輜兵營,并將蜀軍將弁學堂速成班中的優秀畢業生劉伯承、鄭經武、張志芳、高建勛等編入第5師,以加強中下級軍官的力量。
四川的“革命”也在瞬間爆發!
而在這個時候,王恒岳卻在冷眼旁觀著一切!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