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晗點點頭,覺得張居齡說的也有道理。
張居齡胃口不錯,就著菜肴吃了兩碗米飯才停下,一抬頭就看見妻子慢吞吞地吹涼蛋羹……一小勺,竟然咽了幾次才吃完。
他問她:“你是不是……不喜歡吃蛋羹?”
顧晗看了他一眼,“還好吧。”
張居齡笑道:“不想吃就別吃了,不用勉強。”
顧晗杏眸一彎,立即放下碗。
蛋羹是不難吃,但也架不住月月天天頓頓地吃吧……她覺得要是再吃一段日子,一覺醒來,說不定自己就變成了雞蛋。
桃紅站在一旁,連忙說道:“……少夫人,宋大夫囑咐了,蛋羹是最有營養最容易吸收的……您得多吃。”
顧晗小嘴一癟,“夫君……”
拉長的音調竟然意外的可愛。
張居齡咳嗽一聲,妻子睜著烏溜溜的眼睛看著他,求助的意味實在太明顯。
讓人沒辦法拒絕。
他其實也贊同宋大夫的說法,但妻子的表情又實在可憐……心中默默權衡了一會,還是開口道:“今晚的暫時別吃了。”
懷著身孕辛苦,他應該多體諒一些。
桃紅笑著應“是”。
顧晗得到倆個人的允許,頓時喜上眉梢,整個人都精神起來:“夫君,我要吃糖醋里脊。”
張居齡看了看擺在自己面前的菜肴,給她夾了一筷,“喜歡吃?”
顧晗重重的點頭:“又酸又甜的,最合我的口味。”
“……那就多吃些。”
這時候,王氏房里的喜兒過來了,說是王氏請他們過去。
顧晗愣了愣,王氏叫他們做什么……就算是為了張居思的事,也要明日吧。
外面的天都黑了。
顧晗起身去凈手,和張居齡一起往桂花苑去。
桂花苑燈火通明。
顧晗一走進去,發現張修、張居安、寧氏也在。
夫妻倆屈身行了禮,坐在空著的圈椅上。
張修例行公事地問了張居齡一些話。
又訓斥他和張居安自作主張,一夜未回,怒氣沖沖的……
王氏喝著熱茶,臉上淡淡的,也不開口打斷。
“父親教訓的對,兒子再也不敢了。”
張居安笑著拱手。
“……不是父親非要說,你們還是太年輕,做什么單靠腦子一熱,考慮都不考慮。
昨夜的事情你們也是勞心勞力的,又有什么結果?
圣上圣明……他的心思豈是你們能猜測的。
咱們家族,到你們這輩,才算出了兩個進士。
你們爭氣,父親也曉得,光宗耀祖的,我也有臉面。”
張修說的太急,被口水嗆了一下,端起盞碗喝了茶水,接著又說:“做官靠什么,靠的是政治敏銳,靠的是沉住氣。
就算別人家天塌地陷了,和咱們也沒有關系。
咱們老老實實的,保住張家的百年興旺也就好了。”
張修的話,字字句句都在怪張居安兄弟倆多管閑事……顧晗都聽明白張修的意思了。
她看了眼薄唇緊抿的張居齡,心里嘆口氣。
張居齡本質上是十分傲氣,專恣的。
他討厭任何人干預他的決定,前世時,張修就因為總是對他指手劃腳……到她死的時候,幾乎被張居齡架空了,在衙門任個閑職。
家里的大事也不讓他管。
張居安也覺得父親說的太直白,笑著給張修滿了盞熱茶,賠罪道:“父親,您深謀遠慮,兒子自愧不如,以后一定以您為榜樣……事事同您商量后,再定奪。”
說著話,還象征性地喊了張居齡:“三弟,父親都發話了,你也說兩句。”
張居齡抬眼看了張修一眼,過了會才說:“我的想法和二哥一樣。”
張修這才心滿意足了,端起盞碗抿茶,順著兒子們給的梯子就下來了。
王氏見丈夫不說話,才開口:“今晚叫你們過來,是有事情要說……”她頓了頓:“你們的祖父近期病了,在荊州一直醫不好,想來京都住一段時間養養身子。”
張居齡俊眉一皺,問王氏:“祖父怎么了?”
“信上沒有寫。”
王氏說道:“我和你們父親想了想,準備讓你們祖父留在京都不回去了。
他畢竟年紀大了,來來回回的車馬折騰也受不了……長樂閣一直空閑著,他來了后還住在那里。”
“這倒是好。”
張居安笑道:“我久不見祖父,都想他了。”
“祖父什么時候能過來?”
張居齡又問。
“……就算今天出發,估計也得三天或四天吧。”
張修知道三兒子和父親的感情好,“齡哥兒,你先別急,要是路上走的順當,最多也就三天。”
“……嗯。”
張居齡低頭不吭聲了,和祖父幾年未見,不知道他對自己的成見放下了沒有。
說到父親,張修不免又多說了幾句,大致是讓張居安他們要孝順,體貼老人的心。
然后才讓他們回去。
出了桂花苑,張居安和張居齡邊走邊說,“原紹鴻的案子已經批下來了,我們史部的李尚書下午還去見了顧尚書,你聽說了沒有?”
張居齡點點頭,這樣大的事情,京都的官員們都在關注……他想不聽說都難。
“原紹鴻他知法犯法,判流放是應該的。
但楊大人無端被牽扯,到現在卻還是被關押,模棱兩可的,也是冤枉。”
他嘆一口氣:“我看楊若都急的起了一嘴泡。”
顧晗和寧氏跟在張居齡他們身邊,張居安的話也聽到了幾句……楊若他找蔣磊了沒有?
張居齡沒說話,到東跨院和西跨院的拐彎路口時,和張居安、寧氏拱手告辭。
領著顧晗回了秋闌閣。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