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九月的華北平原,秋意已濃。天高云淡,金色的陽光灑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
一列墨綠色的專列,如同時代的鋼鐵脈搏,沿著锃亮的鐵軌,沉穩而有力地向北疾馳,撕裂原野的寧靜,窗外的景物飛速向后倒去。
趙振國坐在靠近車廂末端的一個靠窗位置,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車廂中部。
老人并沒有待在專屬的包廂里,而是隨意地坐在一張靠過道的軟席座椅上。
他穿著一件半舊的深色中山裝,領口敞開,身體微微后靠,手指間夾著一支燃燒的香煙,煙霧裊裊升起。
這并非一場正式的會議,更像是一次隨性的交談。
幾位隨行的部委干部和此行將要視察的某個工業大省的負責同志,松散地圍坐在附近。秘書在一旁飛快地記錄著。
談話起初圍繞著即將視察的幾家大型國有企業展開。
那位地方負責同志,手里拿著準備好的材料,聲音洪亮地匯報著:
“......我們省堅決貫徹中央指示,今年頭三個季度,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同比均有穩步增長,預計可以圓滿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指標!特別是鋼鐵和煤炭,工人們干勁十足,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他侃侃而談,數字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語調充滿了完成任務的自信和自豪。
這是那個時代最標準、最“正確”的匯報方式,強調產量,強調指標,強調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