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開場,帶著新聞工作者特有的嚴謹和儀式感,讓在場的領導們神情更加專注。
展示完工作證后,李明將證件收回,緊緊握在手里,那是支撐他的力量。
他的敘述帶著現場的溫度和細節,比文字更加鮮活,也更加震撼。
“領導們,”李明的語氣變得無比沉痛,他拿起桌上那張他偷偷拍下的、村民們站在小山似的金黃谷堆旁,臉上洋溢著難以抑制的喜悅和希望的照片。
照片里,老支書粗糙的手掌捧起沉甸甸的稻穗,皺紋里都嵌滿了笑意。
“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他環視著與會者,目光中充滿了尋求答案的渴望。
“包產到戶,多勞多得,明明是好政策!農民們把田地當作自己家的孩子一樣精心伺候,起早貪黑,汗水摔八瓣,才換來了這幾乎產量翻倍的大豐收!這是實實在在的功勞,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啊!”
他揮舞著那張照片,把它展示給每一個人看:
“可為什么,總有人......總有人想方設法要否認這種政策帶來的好處?甚至不惜......不惜制造山體滑坡想要砸死我們?”
他的聲音逐漸提高,帶著記者特有的、追求真相的執拗:
“我們國家,我們還有那么多人吃不飽飯,穿不暖衣!如果這個政策真的能推行下去,真的能讓千千萬萬個生產隊都打出這么多糧食,那該有多好?
那能解決多少人的吃飯問題?這難道不是我們搞社會主義、搞生產建設的根本目的嗎?!”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