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至少大部分人在這條路上達成了共識——要想理解‘毀滅’,就要理解‘創造’。”
于生:“創造?”
那條纖長的節肢輕輕抬起,指向了神廟廣場上那些凝滯的身影。
溫和的嗓音在于生腦海中響起。
“在末日的第三千年,我們觀察到世界的‘墻壁’正在變得稀薄,而隨著可觀測宇宙不斷坍塌、縮小,這種現象也愈發明顯起來,甚至漸漸的,學者們發現可以通過特定的方法捕捉到一些仿佛不屬于這個世界的……‘信息’。
“所以我們建造了大量的觀測裝置,以期能夠觀察到那層猩紅之外的情況。
“但最初的觀察結果……幾乎擊垮了我們中最堅強樂觀的那些人。”
“你們觀察到什么了?”于生下意識開口。
“殘骸,宇宙的尸體,萬物毀滅的呼嘯在千萬個已終結宇宙的尸群中回響,化作令人瘋狂的噪音,”纖長的節肢有些不安地劃動著地面,仿佛昔日信徒們第一次觀察“外部”時所感受到的恐懼絕望仍然印在這位神祇的記憶里,“一切都結束了,世界之外,唯有余燼。”
巨大的震撼讓于生一時間沒有開口,而他緊接著想到的,卻是安卡艾拉與衍星體的記憶——以及曾經在幻象中所見的、晦暗天使環伺羅列的一幕場景。
過了好幾秒,他才猛地反應過來:“但你們后來好像又觀察到了別的……”
“是的,總有不放棄的人——所以在一次又一次致命的瘋狂和畸變之后,我們終于發現了一個……‘幸存者聚落’。”
“幸存者?”
“一群余燼,數個世界毀滅之后的殘骸堆積在一起,有人在那些余燼中重新點燃了火,升起一輪新的太陽,”纖長的節肢輕輕敲擊著地面,“觀察得來的信息很模糊,更不可能與之建立通訊,在數次嘗試之后,我們只模模糊糊得到了相當有限的信息,還得到了一個名字……
“‘無垠海’。
“這是他們為自己的庇護所起的名字。”
那個溫和的聲音在這里停頓了一下,而后才繼續說道:“盡管信息有限,但這極大地鼓舞了我們,因為‘無垠海’庇護所的存在證明了一件事——在世界終結之后的再‘創造’是有可能的。”
“創造……”于生下意識又重復了一遍這個字眼。
他已經覺得自己已經猜到了“他們”所觀察到的那個庇護所是怎么回事。
百里晴曾經說過,在“二次奇點爆發”之前,本宇宙的上個時代,即“舊世界”,曾被稱作深海時代。
“于是,我們的計算便開始了——為了萬物終結之后的‘再創造’,”那古老的外神輕聲說道,“我們并沒有那么多聚合在一起的余燼,也沒有像他們那樣多次試錯的機會,唯一有可能承載庇護所,充當‘觀察者效應穩定錨’的,只有一個‘神祇’……
“機會只有一次,時機稍縱即逝,所以不敢出任何差錯,我們開始在僅存的宇宙空間中設置大量的觀測裝置,以精確丈量時空的偏移,總結萬物生滅的轉化規律,信徒們小心翼翼地調整了宗教儀式的流程與教義,好讓我能夠理解他們的意圖,并為新世界做準備……
“學者們日復一日地計算,尋找造物主方程最終的解,工程師們則開始在母星深處建造一臺龐大的引擎——當那最終的日子到來,引擎將以末日為扳機,制造出我們自己的庇護之地……
“這樣的日子又持續了三千多年,終于,一切均已齊備。
“然后,我們解開了造物主方程。
“在如此漫長的掙扎之后,我們終于得出了余燼重燃所需的所有數據,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于生不知不覺屏住了呼吸,他仿佛想到什么,卻還是下意識開口:“結論是……”
那條纖長的節肢輕輕搭在了于生手上。
“宇宙的質量不夠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