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并不是一座單獨的城池,而是一片城邑群,以幾座規模不大的土石城池為核心,周圍環繞著一圈稍顯簡陋的竹木營寨。
其中幾座營寨和土城還有生人活動所留下的新鮮痕跡,至于其他的一些則已經有了程度不一的破損。更有幾座營寨已經完全被推倒,土地被翻耕種下了一些菽、菘等作物。
而在城邑之外,則是四野平川,幾無險阻,只有在北面通往黃河的方向有一些人工堆砌、高低不一的土丘。那些土丘早已經被荒草樹木所覆蓋,存在的時間已經極為久遠。
淮南軍的騎兵們,此時便駐扎在酸棗這一片城邑群西南角,一千多名騎兵再加上數量還要更勝出的戰馬,不過僅僅只是占據了其中三四個營壘,至于其他的地方,僅僅只是布置了一些哨望以確保不要被人悄無聲息潛入。
此時蕭元東箕坐在土城城樓上,嘴里叼著一根青澀草莖,兜鍪丟在一側,姿態雖然略顯懶散,但遠眺的雙目以及微蹙的眉頭則顯出心情不算輕松。
城樓下正有兵眾驅趕著幾百匹放飲完畢的戰馬返回土城,士卒們這會兒心情頗為輕松愉快,一邊約束著馬群入城,一邊揮舞著馬鞭嚎叫玩笑。
對于自己俯拾酸棗這一件事,蕭元東最初是欣喜不已,他雖然僅僅只是騎兵幢主,但淮南軍內騎兵兵長地位較之尋常步伍本就高了一籌,騎兵的幢主較之步營的軍主還要更高一級。所以對于都督北上的戰事計劃,蕭元東心里也是很清楚。
酸棗這里輻射諸多黃河渡口,乃是下一步極為重要甚至于必須拿下的一座據點,也是未來淮南軍諸部集結,沿黃河與石堪軍隊展開大會戰的大本營所在。原本計劃中是要投入前路萬數人馬,結果現在被蕭元東所部千數騎兵郊游一般拿下。
雖然沒有發生惡戰,但一場大功是免不了的。對此蕭元東也很無奈,他真的是行著行著就行進來了,然后就占據了這一片空蕩蕩營壘。
可是在欣喜之后,蕭元東便開始了糾結。他所部俱為輕騎,今次東來也只是為的擾敵和阻隔消息,本就沒有攻堅據守的打算,輕裝而行,所攜帶資糧械用都有限,占下這座城池后,反而陷入去留兩難。
糧用方面倒還罷了,此處敵軍退去應是極為倉促,蕭元東率眾入城的時候,又在一些地方搜集到許多遺漏的糧草,雖然不多,但也有三五百斛之數,再加上隊伍本身攜帶的軍糧馬料,支撐個五六天是綽綽有余。
如今都督正率部駐于扈亭,得信之后肯定會率眾馳援,哪怕行進稍慢,最多四五天也能抵達酸棗。而在此之前,想要守住城池,只能依靠他這一部千數人馬孤軍奮戰。
至于械用方面,身為輕騎部隊,需求倒也不大,并不需要步卒們那些重型軍械,所缺的最主要便是箭矢。如今隊伍中只有六千余枝箭,勻到人頭上,每人不足一壺,一場沖鋒就能耗個干干凈凈。
敵軍退去的倉促,蕭元東雖然猜不到那敵軍主將為何撤退,但就算是以城池為誘餌也好,遇到這座本來就計劃必須拿下的空城,他也不能視而不見,過城不入,先拿下來再說。
可是現在他就面對一個困境,假使敵軍再卷土重來,那么他所部人馬是據守于城池之內還是要出城野戰?
作為淮南軍內部培養起來的騎兵將領,蕭元東自然深知騎兵野戰之強,如果人馬俱被堵在城中,城池未必守得住,可能還要人馬俱失。但若是率部出城迎戰,機動性倒是有了,就怕不能在野中擊潰敵軍,反而再讓敵軍沖進城池里,令得城池得而復失。
“真是為難啊!”
蕭元東不乏惆悵的嘆息一聲,卻不知他的這一份惆悵苦惱若被淮南軍別的同袍看見,只怕要更加厭見其人。白撿一份大功,卻還擺出一份愁眉不展的樣子,簡直不要太無恥!
正在這時候,遠處平野中出現一群規模不小的人跡,正向此處接近而來。蕭元東見狀,忙不迭撿起兜鍪扣在頭上,丈余高的城頭一躍而下,繼而翻身上馬召集十幾名騎兵,提著馬槊一同打馬出城向人流靠近方向沖去。
行至半途,已經可以看清楚那一群人乃是一群衣衫襤褸的流民,約莫有三百多人。流民隊伍后方則繞行出十幾名淮南軍騎士,其中領頭的一個乃是蕭元東麾下兵尉范理,迎上來稟告道:“將軍,屬下奉命向北巡望排查,前方二十里外丘上林中發現這一群游食,因此驅行返回……”
蕭元東聞后點點頭,手中馬韁一振,戰馬便繞著流民隊伍小跑一周,馬槊橫于跨前,朗聲道:“隊中可有鄉首?出列答話!”
流民們悸動片刻,隊伍更加收縮,低著頭一個個瑟瑟發抖,無人敢發聲回應。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流民姿態,然而蕭元東卻隱隱感覺有些不妥,因為這一隊流民丁壯居多,卻少婦孺老弱,這就有些不同于往往要拖家帶口逃竄于野以躲避兵災的尋常流民。
蕭元東皺眉沉吟片刻,驀地催馬向流民隊伍沖去,手中馬槊一抖向著那些流民們挑刺而去。流民們眼見此幕,口中頓時發出絕望的嚎叫,一個個慌不擇路的向后奔逃,結果卻碰撞在一起摔倒一片。
“將軍……”
范理眼見此幕,心中也是一驚,不知幢主為何要大開殺戒,開口吼出一聲,旋即便見蕭元東已經勒住戰馬,眼望著那些驚慌失措的流民們,仰頭大笑起來,似乎剛才僅僅只是偶發興致的玩笑之事。
且不說那些東倒西歪、魂不附體的流民們,范理縱馬行至蕭元東身邊,低語道:“將軍,我部人馬本就寡弱,固守不易,尚有諸多戰馬要料理,頗耗人力。有了這些游食為用,也可稍作分擔……”
蕭元東聞后便點了點頭,他們輕騎遠進,隊伍中本就沒有多少役使,白天士卒們除了斥候于外警惕敵蹤,還要飼養放飲數量龐大的戰馬,實在已經疲累不堪。能夠在野地中發現這一群流民,倒也可以稍解力用匱乏。
于是這一群流民便被驅趕到了城外溪流近畔,一個個脫下衣衫跳進清涼的溪水中沖洗一番,然后才穿上原本的舊衫,被允許進入其中一座營寨安頓下來。
由于這一群流民們并沒有首領,所以蕭元東直接指派,將之分編伍什,挑選出十幾名頭目,多擇體形瘦弱之眾,甚至干脆將一名年紀頗為老邁的跛足之人任命為臨時的營主。
安頓下來之后,淮南軍便搬出幾十斛糧食,吩咐這些流民們砌灶作炊,當然也少不了監視盤問,不過那些流民們一個個嚇得鵪鶉一般,也實在問不出什么來,就連問及鄉籍也都回答的亂七八糟。這在時下也不是什么怪異之事,各地奮戰不休,許多流民自出生開始便流竄各地,即不知身在何處,也不知生在何處。
除了在空城中搜集出來的糧食之外,淮南軍自身也攜帶著軍糧,這些軍糧便豐富得多,除了谷米熟食之外,還有肉干、魚鲊之類的肉食,油鹽足味,亂燉一鍋,香氣濃郁。那些流民們在燒火做飯的時候,便不斷的抽動鼻息深嗅美味,更覺饑腸轆轆,只是旁側就有淮南軍士卒虎視眈眈,也不敢私自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