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在他說完之后,突然覺得這三個字瞬間神圣了起來。
仿佛什么唱詩班的頌詞般虔誠。
他輕咳一聲,把李微攬在自己身上,看見墻內里的書櫥,靈機一動:“慢慢來,我給你讀會兒書,你先放松一下。”
王玨一瞟,目光凝住了。他抽出一本書來。
是《圣經》。
第一卷,《創世紀》之《利未記》。
利未和西緬,是在十二個兒子中只有咒詛,而沒有祝福的人。
雅各咒詛他們的暴怒和殘忍,并預告利未的子孫會分散到以色列境內各處。后來,這個預果然應驗了。在迦南地,利未人散居于以色列各部族撥出來的48座城里。
后來利未人悔改,做了神的祭司在金牛犢事件中效忠主;而西緬支派并未悔改,在曠野中又行了大惡(民2514),這是西緬支派不再得祝福的原因。雅各預利未人要分居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但是因著他們的悔改,以摩西和亞倫為代表的利未支派成為神貴重的器皿,反而成為他們的祝福。他們擔任了兩項重要的侍奉:一是將神的律法教導以色列民;二是為以色列民向神獻祭和敬拜。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圣潔,合乎主用。(提后221)
摩西留下了他最后的祝福,而其中最多的篇幅給了利未支派。他們負有獻祭敬拜上帝的責任,要將人的祈禱和懺悔帶到神的面前。像這樣重擔在肩,怎不該多得祝福呢?
你不是他。
但我來祝福你,李微。他心里默默說。
他漸漸地開始催眠引導,李微果然如他所說那樣,進入了狀態。
“你走上木橋,但這木橋是一根圓木制成的。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因為木橋的對面,是你只有小時候來過一次,此生都不再觸碰的地方。腳下是萬丈深淵,這意味著,你需要高度集中精神。這時,從木橋對面滾來一顆皮球。它是什么顏色的?”
“白色的……帶一點紅色的花紋。”
“很好。你要集中精神。一邊往前走,一邊仔細想,它是從哪里滾來的?”
“滾……滾來。”
“不用那么具體,描述一下你任何可以想到的場景。”
“鐵。”
“很好,還有呢?”
“門。”
“這個鐵門,是什么樣的鐵門呢?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它……會動。”
“是電動的,會左右拉開的那種嗎?是什么機構的大門嗎?”
“不……是上下移動。”
王玨聽到這句話后,幾乎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他眼里都是不忍,繼續問道:“那里有幾個人?”
“只有……我們兩個。”
他沒再繼續問下去,漸漸閉上眼睛。
上下動的鐵門,是電梯。
如果只有他們兩個人……的確能做到在斬首的同時無痕殺人。
他推演出了一個場景——
在年幼的李微出電梯門之后,操控電梯將他父親夾在中間,或許是夾到了脖子。然后電梯失控,兩萬斤的轎廂帶著重力迅速落下……
真正的尸首分離。
在李微的視角,想必就如籃球中框后自然落下再滾落的場景吧。
那電梯或許還是什么公共體制的公開場所,這件事或許還迫于各種壓力,未等變成新聞,自己就消失匿跡了。
借刀殺人,輔以痛點,自然就有成千上萬的人去替你掩蓋罪行。
他不再提問了。
他看著李微臉色蒼白地躺在他的膝蓋上,雙眼緊閉,神色不明。
王玨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可李微再也沒有回答。
可能是想起來了,可能是沒有。
“你不會死的。”王玨不敢去碰他的脈搏,喃喃。
“你知道嗎,利未活了137歲呢,你不會死的。”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