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面看到的東西,讓他比看到反應堆還震驚。
他走到實驗室盡頭,發現里面竟然還有一個房間,像監控一樣有一塊用以探查的玻璃。他透過玻璃向里望去,發現里面有一個巨大的培養皿,足足有兩臂長的亞克力魚缸那么大。這不僅讓人猜想他在培養什么龐然大物,他瞇著眼睛半天也沒看清,索性推門走了進去。
他定睛一看,巨大的培養箱里沒有龐然大物,泡在培養液里的目標只有拳頭大小。他把眼睛湊到電子顯微鏡前——
他瞇著眼睛,聚焦。鏡頭里,魚肉紋路的細胞正一個個不停地攢動。
細胞分裂加無限增殖。
王玨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癌細胞。
癌細胞即變異的細胞。眾所周知,腫瘤由癌細胞構成,腫瘤就是一團腐肉,因為癌細胞生長得層層疊疊后,在中間的細胞就會失去養分供應而死亡。而且因為無限增殖的特點,曾經還有人提出“能不能靠癌細胞吃肉”的大膽設想,也因腐肉特性和培養條件的苛刻而失去下文。要是肉片,只能比薯片還薄。培養細胞的看似簡單的培養液里,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每一種養分都要精確配比,以維護脆弱的細胞,只要混入一點,細菌都會當場死亡。所以只有像李微這樣集財力、物力、精力于一體的人能勝任這種課題了。
怪不得要另分一個房間單獨設置。
可這一個小拳頭不像普通癌細胞一樣,一邊瘋狂生長,一邊瘋狂壞死——
他也沒太接觸過,只是憑直覺覺得它的增殖速度似乎有些異樣。
以這個速度增長,何必要用這么大的培養皿?
王玨心里只能有一些猜測——這就像一顆無跡可尋的定時炸彈。
就如八年前攝像頭的普及度是安保的硬傷,及時跨省的兇手可以很輕易地逃之夭夭;八年后癌癥依舊是醫學難以跨越的鴻溝,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場平緩而從容的謀殺。
這的確是他們的風格。如果一個頂尖的醫生告訴你,你患了不治之癥,你只能在絕望之余自認倒霉,死到臨頭還得仰仗著他。
王玨背后涼透了。
他突然想起手里一直拿著的那本大學教材,隨意翻了幾頁。教授的實驗課恐怕要讓他無聊到打瞌睡了吧,恐怕他還要強忍困意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字里行間有一些潦草的筆記,看來是他自己的書。只不過有的地方他會用筆打一個問號,然后再用紅色的筆標一個化學公式和化學結構,他已然看不懂了。翻到下一頁時,里面掉出一張卡片,上面用紅筆豎著寫著一串人名,后面用黑筆寫著他們的詳細住址、郵箱、大學……
這是……暗殺名單?難道他上學期間就開始接任務了?王玨心里越來越慌,這些大學生怎么冒犯到他了?這些大學分布五湖四海,值得注意的是,似乎每一個學校的相關專業都拿得出手。
難道是發展下線?
名單很長。他一掃而過,看到一個名字時,他發現他錯了——
他認出那個人是這本教材的主編之一。
所以后面的大學很有可能指的不是就讀,而是任教。如果大學生被批量暗殺,他還會覺得無厘頭,但要論從事科研的大學教授,似乎對同樣研發新藥的李微威脅就大了些……難道說這些教授提出了不利于他們技術的發現,就被……
人名前面大概有一半都零零散散打鉤了。
他一直以為他們暗殺組織的立命之本只是超越時代的技術,難道竟然還輔以對公共科技的剝削?
超越時代并且閹割時代……
當卡片背面開始出現英文名時,他開始懷疑李微所在的組織是在操控醫學界了。
還有那個細胞……植入人體不會被直接吞噬嗎?難道已經發達到能夠以基因形式載入了?
當王玨已經開始腦補人類毀滅,他帶著那本書走出房間,想找個稱手的家伙把培養皿砸了。
學了那么多年,對社會貢獻極大的教授就這樣被你毀了,李微,你還有人性嗎?
他咬牙切齒,在桌上的瓶瓶罐罐中挑中一個透明的化學儀器,卻總覺得有點眼熟。
好像是……李微喂他喝水的那個鵝頸瓶。
他把它拿起來,瓶底上貼著的涼掉的小暖寶寶證實了他的猜測。
王玨:“……”
他把瓶底舉到眼前盯著看,抿著嘴沉默了幾秒。
算了。
先撤為上。
毀了這一次又不傷及根本,說不定還拉滿仇恨把自己作死……
王玨狠狠地對自己說。
他扔下瓶子,向門口撤離。
可走到門口才發現,門已經自己關上了。
他慌張地用力一推,紋絲不動。
什么時候?王玨一拍大腿,忘了這門沒有聲音!
就在他瘋一樣地尋找開門機關時,他聽見了防盜門合上的聲音。
緊接著,就是令他“魂牽夢繞”的腳步聲。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