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清在這個企業的名字上也畫了個圈,這個也要想辦法解決,如此才能保證工人的利益,保證那些工人家庭的利益。
“咦,之前沒發現,鄭城的汽車工業也這么發達,有這么多的汽車廠,不過除了一家客車公司,其他的都沒有核心產業在這塊,充其量只是組裝廠。”
“這家客車企業不就是之前跟啟瑞未來合作的那個么,他們也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客車,這一家是值得大力扶持的。”
張恪清一邊翻看,一邊做著重點的標記,同時也在思考著自己上任之后,該怎么在延續陳棟邦的發展規劃的同時,又做出一些改變,做出自己的成績。
將去年的鄭城政府工作報告看完之后,張恪清也得承認陳棟邦之前做的確實非常好,充分利用了鄭城的交通樞紐優勢,吃透了人口紅利。
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工人工資持續上漲,人口紅利即將失去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會迎來沖擊。
傳統污染較重的重工業必須治理,也會失去曾經的優勢,否則這里的空氣會變得越來越差,前世不只是鄭城,整個南河多個地區的環境都沒少被詬病,還引發了許多如農村焚燒秸稈污染環境,禁止農戶自己燒煤、燒木材的負面新聞。
“交通優勢,陳棟邦能用,我也可以用。”
“除了物流,還有商貿都值得重視,但陳棟邦他們開發的還不夠,他們沒有預估到電商的發展速度。”
張恪清在本子上又記下來了一個發展方向,很快他的本子上就列出了要重要發展的產業。
其中汽車裝備制造、煤炭化工、鋁業精深加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和物流產業是原本的鄭城支柱產業,其中還有一個隱性的支柱產業房地產。
張恪清在上面又增加了新材料、服裝家居、商貿、文旅產業四個。
其中商貿原本也還可以,但卻算不上是支柱產業,加上電子商務應該就足夠了。
張恪清又結合前世未來的一些發展,還有陳棟邦定下的原本今年的發展計劃,快速的完善著自己的規劃。
一直到半夜的時候,他才將計劃的粗稿整理完成。
張恪清又仔細看了一遍,終于是將筆記本合上,又點燃一支煙緩解疲勞。
陳棟邦不想他更改原本的城市發展規劃,張恪清如果真的大幅更改,也必然引起陳棟邦的強烈敵視。
體會過廬市那邊經歷,他也知道兩人如果內斗,對發展有多大的影響,若非跟劉春生斗,廬市發展肯定比現在更好。
這樣的事情,他不想再發生了。
現在他可以自信的說一句:“在原有的城市規劃基礎上,我一樣能做出更好的成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