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回大地,草長鶯飛。
北宋,應天府。
一輛青帷馬車徐徐駛入城門,輪子在青磚石上壓出清脆的聲音。
今兒是個陰雨天,雨霧蒙蒙,空氣十分清新。
辛夷打了簾子往外張望,煙雨綿綿的南京城溫婉細膩,淅淅瀝瀝的雨點將城郭籠罩,像披上了一件曼妙的輕紗,安逸極了。
她深深吸一口氣。
春雨貴如油啊。明日是不是寒食節了
湘靈脆生生地應道:姐姐說得沒錯,明天正是寒食。
辛夷臉色凝重,托著腮幫笑問:所以,你說我們今晚上吃點什么才好呢
湘靈打趣道:姐姐想吃什么報上菜名來,一會兒我提早一個時辰回府去,給你備上便是。
辛夷笑了一下,羨魚昨夜里說,要為他阿爹準備一道醋燒鱸魚,你要不要試試
湘靈聞聲,掩嘴而樂。
還是羨魚膽大,敢羞臊郡王。
幾年下來,傅九衢歲數長了,性子也沉穩了許多,唯獨吃醋這一點,絲毫不變。
即便程蒼和湘靈孩子都有兩個了,他仍是耿耿于懷,防備程蒼像防賊一樣,樂得湘靈和辛夷私下里常拿兩個男人來調侃。
程蒼婚后向湘靈坦白,以前暗戀過辛夷,還曾被九爺穿過小鞋。他為此感覺到羞愧,湘靈卻樂得開懷大笑,說她其實早就知情,并且直率地認為,程蒼的眼光很好,和她喜歡同一個人。
湘靈說,姐姐那么好,程蒼要是不喜歡她,要么是他的眼睛有問題,要么就是像段隋一樣,腦子有問題。
辛夷看著她夫婦婚后和睦,自然樂見其成。
一路上說說笑笑。
快到藥鋪時,辛夷臉色卻微微沉下。
叫花雞沒有涼吧
湘靈抱過食盒來,用手背摸了摸,沒有呢,熱乎乎的,保管周老先生會喜歡……
馬車在橋頭的九十一藥鋪門外停下。
叢光在外面馭了一聲。
娘子,藥鋪到了。
辛夷將帷帽拿過來戴上,往下拉了拉半遮面容,從步梯徐徐下來,抬頭望著眼前的藥鋪,微微抿一下唇,臉上浮出淺淺的笑。
又有病人送來匾額回頭要好好夸一夸良人了。
湘靈眼睛都笑得彎了起來,我姐現在可不好夸,她厲害得很呢。
兩個人說說笑笑,跨入藥鋪門檻。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夾著吆喝聲、笑罵聲,隱隱約約間,還有茶樓酒肆里悠悠揚揚的樂聲傳來。
斗轉星移,山海可平。
今兒是皇祐七年的正月十六,羨魚今年七歲了。
而傅九衢也從揚州知府升任到了應天知府。
從皇祐三年開始,趙官家便來信催問傅九衢。
阿九何時返京
每一次收到家書,傅九衢都會沉默獨坐。
最初那年,他好似怨氣未平,回信里尚有余怒,微臣不配為朝官,請官家降旨除職,將臣放逐揚州,做一個閑云野鶴也罷。
他為狄青之死而痛心、憤怒,但千里之遙,對方是皇帝,又是長輩,他好似也只能做到如此。
到后來,趙官家若是來了圣旨,他便聽令照辦。
若來的是私信,他看一眼便焚于爐火。
對何時回京的問題,漸漸地變成寡淡語。
不急。山川俱變,四海未平,微臣愿為官家職守揚州,以慰百姓。
不急。在何處做官,都是為朝廷盡忠。
不急。
不急。
這一聲不急,從嘉祐二年一直拖到了嘉祐七年的春天,從揚州拖到了南京。
趙禎沒有逼迫他回京。
但他可以拒絕回京任職,知州三年俸滿,趙禎要推升他為知府,旨意一到,也只能聽令行事。
從揚州知州到四京之一的應天府,傅九衢的官做大了,恭喜聲更多了,天下人也都看得明白,廣陵郡王并沒有在官家面前失寵,在地方上歷練了好幾年,再回京只怕要升高位……
夫唱婦隨,辛夷的藥鋪也從揚州搬到了南京,仍然由良人打理。
這一次他們有了經驗,店鋪很快便經營上了軌道。辛夷也在搬到南京的第二年,喜添一女,有了跟九哥的第二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