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你叔父我就放心了,能減少點傷亡的話,多少也能讓我少點罪惡。"
桓沖恢復了那有些落寞的神情,搖了搖頭之后,便轉過身來,對著依舊單膝跪地的吳茍說道:"起來吧,此事與你無關,之后再從這些軍戶家中補些男丁過來,看看能不能湊到之前之數吧。"
然后便不再理會吳茍,接著對桓石鈞道:"今晚就由你處理一下后事吧,也算是在輔佐靈寶兒之前,先試試手。我現在回去擬個告文,將今日的商議定下來,明日把家人聚攏下,統一說下這事。"
桓沖說完,便徑直向陣外走去。
幾名校尉司馬,聽到這里之后,各個喜不自勝,望著桓石鈞拱起手來。雖說沒有祝賀之語,但是那一對對閃著精光的眼神,已經足夠說明了一切。
桓石鈞則是盯著桓沖的身影,對周圍幾人的動作毫不理會。他那整個身姿依舊是那樣的挺拔、威武,看不出有絲毫動作。
只不過垂在甲胄下方的那雙手,卻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
來到謝離幾人身前時,擺了擺手道:"此間事情已了,隨我回去休息。"
說完也沒有過多表示,連那來時騎著的健馬都沒看上一眼,就直接步行向自己府中的方向走去。
靈寶兒自從父親過世以后,就一直跟隨著這位叔父,所以,對于他說的話,起碼在現在還是聽計從的。
看著桓沖步行往前,靈寶兒也是乖巧的翻身下馬,小跑幾步追了上去。
桓羨和桓嬋臉上的表情都是一片木然,從他們趕來到現在,雖說是時間不長,但是好像每件事都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剛才謝離給桓嬋提醒的時候,他倆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所以在看到父親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才沒有向往常一樣,直接沖動的拔劍向前。
但即使是這樣,他們兩個還是難以相信,這出戲的另外一個主角,竟然是這位比自己年長不了多少的堂兄桓石鈞。
謝離拍了拍桓羨,然后又用極輕的聲音在桓嬋耳邊道:"回去,別在這里礙事,等會兒看好戲……"
二人這才回過神來,轉頭看向那一臉那平靜,又隱隱帶些興奮的謝離。將心中的不甘、疑惑、悲憤、好奇等種種情緒壓了下去,然后轉過身子,朝著父親的方向走去了。
謝離轉過身子,對著那依舊望著桓沖背影的桓石鈞,拱手說道:"石鈞兄之才實在讓人佩服,如此人物坐鎮荊州,桓氏復興指日可待!"
"承蒙景宣吉了。"
桓石鈞聞望了過來,微微拱手如此回道,只是語氣里的那股敷衍,怕是聾子也能聽的出來。
謝離輕聲一笑,微一頷首,然后同樣離去了。
不一會兒,桓沖謝離幾人便消失在了軍陣之外的一片黑暗之中。
剩下的基本都是原荊州的鎮守駐軍,沒有一個營是從江東那邊過來的。
吳茍的軍營本來就在眾多原荊州守軍大營里,相對比較中間的位置,事發之后,自然是周圍大營的來的較快,將此地像上次一樣團團圍住。
"石鈞郎主,沒有想到,今天這事竟然如此簡單,看來那桓沖果然是老了。"
劉奉高雖然好像是在評論,但是眼神中的諂媚還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他是第一個出來挑起讖的人,事成之后,他這個先鋒軍所能得到的職位或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看來自己還真是賭對了,提心吊膽的對抗桓沖,終于要有了該有的回報。
"呵呵,誰說不是!"
練威的神態,比剛才面對桓沖的時候低調了許多,然后接著道:"如今他已經行將就木,還好咱們動手的早,要不然就連這荊州,也都有可能保不住了。"
望著那邊不知道在想著什么的吳茍,幾人心中都是不由的想到:哼,這就是吃里爬外的下場,如今收下就剩那點人,這別部司馬還做個什么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