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天揚緩緩起身,對著易天深施一禮,隨后又對眾人說道:“既然各位有如此雅興,那在下就獻丑了!”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段天揚吟罷,現場寂靜無聲,仿佛連呼吸都被凍結了。
  人們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注視著他,仿佛在試圖理解所發生的一切。
  這是段天揚即興創作的詩詞?人們的心頭涌現出強烈的震撼。
  這首詩的語精練,節奏感強,構思巧妙,意蘊深遠,每一句都恰到好處。
  在場的眾人大腦飛速運轉,試圖在記憶的深處尋找這首詩的痕跡,是不是段天揚從哪本塵封的詩集中引用的。
  然而,無論他們怎么搜尋,都無法找到這首詩的出處。
  凌紫煙的臉色微微一變,她可以確定,她從未聽過、看過這首詩。若是如此美妙的詩句,她絕不可能會遺忘。
  她的目光在段天揚身上游移,仿佛重新認識他一般,內心充滿了困惑與好奇。
  陳希孟同樣是一臉震驚地看著李余,他的思緒亂成一團,久久無法恢復平靜。
  看到眾人震驚的反應,段天揚感到非常滿意,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
  他微笑著問道:“各位覺得,我這首詩作得如何呢?”
  不等旁人回答,易凡便率先鼓起掌來,連聲稱贊。
  易凡深知,自己所作的詩與段天揚的這首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隨著易凡的歡呼聲,其他在場的人才如夢初醒,紛紛加入鼓掌的隊伍。
  很快,原本稀稀拉拉的掌聲匯聚成如雷鳴般的喝彩。
  對于這樣的反響,段天揚早已胸有成竹,信心滿滿。
  這首詩,即唐代詩人王維的《隴西行》,不說十分貼切,那也是相當應景。
  這還是段天揚給易凡留了點面子,倘若他拿出那些流傳千年的古詩名篇,恐怕在場的人都能嚇傻過去。
  此刻,易天也情不自禁地對段天揚表示贊賞:“真是沒想到,段少俠不僅相貌過人,連文學修養也如此深厚。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盡管這首詩并不像他兒子對他的那般恭維,但其字里行間卻找不到任何瑕疵。
  凌紫煙偏偏不信這個邪,這還是她認識的那個段天揚嗎?
  她轉向段天揚,微笑著說道:“段少俠,義父對你的評價如此之高,實在難得。不知你能否再作一首詩,讓大家多觀摩學習一下,可好?”
  段天揚在心中暗暗嘆息,這個兇婆娘,真的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啊!想讓我出丑你就直說,搞這些東西。
  他表面上卻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回應道:“既然易大人和公主有此雅興,在下雖才疏學淺,也只能再次獻丑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