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森林眼鏡蛇快速、機敏而且喜愛把樹林作為棲息地。森林眼鏡蛇快速、機敏而且喜愛把樹林作為棲息地,它能夠毫不費力的爬到樹上。就像其它的眼鏡蛇一樣,當它激動不安的時候會展開脖子上的肋骨形成兜帽的形狀。有趣的是森林眼鏡蛇毒液中所含有的神經毒素或許在治療老年癡呆方面有些用處。
七是虎蛇咬傷會縮短60%的去世時間。虎蛇擁有像老虎一樣的條紋,它們一般生存在澳大利亞,虎蛇喜歡潮濕的棲息地,比如說小溪和沿海地區,如果你在炎炎夏日想找一個避暑的地方最好先看看它們是不是早在那等著你。
八是國外環蛇許多被環蛇咬傷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被咬了。國外環蛇是國外地區的“四最”之一,它是南亞導致最多的蛇咬傷事件的物種。有許多人們在睡后被國外環蛇咬傷,感覺就像被一只螞蟻或者蚊子咬了一口,而且許多人再也沒醒過來。
九是虎斑響尾蛇所有響尾蛇中毒性最高的。對于虎斑響尾蛇的毒性強度存在很多不同的說法,虎斑響尾蛇發現于國外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地區。如果遇見過一只虎斑響尾蛇的話,那么它的斑紋就是一種警告。
十是東部棕蛇毒液含有神經毒素和血液凝固劑。東部棕蛇生存在澳大利亞,它是一種劇毒物種。所以遇到東部棕蛇,有多遠就逃多遠。
林燕子說,我從小的印象中,蛇是最邪惡的動物,蛇是恐怖的動物。蛇具有恐怖的外形,影視里的蛇妖外形恐怖詭異。蛇具有邪惡的劇毒,人被毒蛇咬了救治時間是用分秒計算。
圣經里的蛇是邪惡的象征,蛇類在有些藝術、文學、影視等作品中的形象丑陋,造成一定的偏見,蛇在有的人眼里,成為了惡魔的化身,令人厭惡。
古人留下“打蛇積陰德”“見蛇不打三分罪”的古語,宣泄對蛇的厭惡對蛇的恐懼對蛇的仇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寫道:“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呼。”大意是:古人們一見面問好,是問有沒有蛇。原來,上古人們的居所常有蛇患,毒蛇咬人是最大的危險,遠離毒蛇是最大的平安。
劉傻子說,爺爺囑咐我說,最好不要走夜路,走路不要遇到蛇,遇到蛇頂好繞道行,如果不小心在草叢中行走,千萬別踩到了蛇,蛇追人時候速度超音速,千萬別直線跑要跑彎路。從此,我對蛇有了根深蒂固的恐懼心理。蛇給我的印象是冷血動物,冰冷毫無感情,讓人頭皮發麻。
后來,老師告訴我,雖然每年有很多人死于被蛇咬死,這是因為不小心踩到了蛇,或者是想抓蛇去賣或留給自己吃。一般來說,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蛇可以幫助我們維持生態平衡,我們也有專門治療毒液的蛇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保護蛇的原因。
難忘1969年1月,我隨著武漢知青下放到湖北蒲圻縣的茶庵嶺公社。來到松柏大隊,我感覺好像是進入了蛇的故鄉。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有蛇,樹上掛著蛇,水田里游動著蛇,我還看見,農民家的廚房有蛇在爬行,窗臺上也有蛇在伸懶腰。可是,農民卻說,蛇不可怕。任憑蛇在門前爬行,蛇爬到農民的鋤頭跟前,農民卻從不打蛇。我覺得奇怪,為什么農民不打蛇,還保護蛇,是不怕蛇,還是敬畏蛇?
我的經歷讓我村民保護蛇有所理解。8月的一天下午,我上山砍柴,右肩扛著一捆柴,左手拿著柴刀,下山朝著松柏小隊的知青點方向走。我在坎坷不平彎彎曲曲的山路行走,右手邊是懸崖峭壁,樹木蒼翠。左手邊是一條深淵,雜草叢生。我走到半路上,一條頭上有冠的褐色花蛇,從峭壁上爬下來,仰起頭盤在路中央攔住了我的去路。蛇頭上的雙眼明晃晃,三角形的蛇頭在搖擺,像是在對我說:“看你怎么走?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