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李翰林就沒想要和章勛仁斗,他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只是覺得章勛仁的那個親戚并不能勝任河灘村的村長,只是覺得章勛仁的親戚打了人要受到制裁,盡管不定要判刑。然而,章勛仁卻不這么認為,他認為李翰林是在跟他斗,他便處心積慮地對付李翰林。章勛仁很清楚市長黃振江是器重李翰林的,所以,一直以來他沒敢明著與李翰林作對,只能等待機會,伺機與李翰林較陰工便暗勁。
章勛仁也知道,縣長王強不是李翰林的對手,常務副縣長朱景文也不是,只有他自己親自出馬了,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那個河灘村的親戚,現在形勢變得對李翰林越來越有利了,。許多人都是見風使舵之人,都很快的倒向了李翰林這一邊,他深深知道自己在地方勢力與權力相博弈的時候,最終人們還是倒向了權力,是權力的魔力使得李翰林更勝一籌。但是,他要保朱景文這個常務副縣長,所以就讓自己的親戚制造了事端,然后轉移了李翰林的注意力。,他本來想要借機徹底摧垮李翰林。他認為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哪里想到,那個權力最終還是戰勝勢力的。市里的壓力還是更相信李翰林多些。
那一刻,他也曾感嘆李翰林命太硬了,懷疑自己人老了,不像當年了,要是他在退去十歲的年齡,他定能夠搞得動李翰林。后來,他發現,李翰林雖然從市政府大機關出來,但是,市委書記洪炳南對李翰林卻不再那么器重了,他才恍然大悟,想自己不一定就要馬上至他于死地,只要他失寵,他一個縣委書記還怎么斗得過市委書記洪炳南呢?
于是,他改變了策略。河灘村事件對章勛仁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并不是他刻意制造的,而且,他怎么也沒想到機會那么快降臨。當得知小趙被打后,他就立即向市委書記匯報了。他說,一個農民,如果不是逼急了,怎么也不會那么毆打市政府的干部,而且是往死里打的那種。他說,小趙是什么人?小趙是李翰林的人,從他當市政府秘書長到市土地局局長小趙就跟著他,后來又帶去淮土鎮,又提拔他當了正科長。市土地局辦證大樓開始不是也要他負責嗎?所以,小趙平時就狐假虎威影響很不好。
當張章勛仁接到河西縣城關鎮委書記的電話,說李翰林要見他時,章勛仁就認為,李翰林是來向他討公道了,他應該怎么對付李翰林呢?李翰林是有備而來的,按常規是不好應付的,因此,他想,只能不給他機會,把話憋在肚子里,想方設法激憤他,讓他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李翰林會做出什么事,他在靜觀他的舉動,從他的舉動中挖掘自己需要的原素。章勛仁怎么也沒想到,李翰林竟會擅自抓人。他也不相信李翰林會那么做,后來,證實李翰林真的去河灘村了,章勛仁沒想到這李翰林還真沒按照常規出牌。
章勛仁的心猛地平靜了。他有這么一個習慣,凡是遇到好事時,他的心總是靜得一點風波也沒有。只要有這種心景,他就知道,就有一件得意之作等著他去完成了。這李翰林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也太沒頭腦太傻瓜了!河灘村是什么地方?他竟敢跑到河灘村去鬧事!
河灘村雖然分為兩派,一派維護章勛仁那年青的叔叔,一派維護現任村長,但是,這兩個人都聽他的,全河灘村的人,沒有不聽他章勛仁的。他給了他們多少好處?他讓他們成為全鎮誰也不敢欺負的村民。如果,他章勛仁要他們辦點事,他們會不愿意嗎?
他打電話給他河灘村的親戚哪兒,要他如何把李翰林引進村里,要那村長組織村民把李翰林包圍起來,再要幾個近親的兄弟趁人亂的時候,給李翰林來那么幾下子。他告誡他們,不要打得太狠,更不能出人命,有那意思就行了。他想,小趙挨了打,你李翰林又挨了打,這事件就鬧大了。
小趙挨打,還可以說不關李翰林的事,但你李翰林為什么也挨打了?你為什么要到河灘村去?你去哪干什么?你有什么權力抓人?再說了,一個縣委書記管這么具體的事嗎?
更重要的是,堂堂的一個縣委書記被群眾打了,一定要上報市里。市委書記還不把市長黃振江招過去,還不把市長狠訓一頓?
市委書記會怎么想?你李翰林在河西縣已經給你尚方寶劍了,但是也不能做的太過分,也不可以目無群眾,河西不需要這樣的霸王縣委書記,河灘村民上訪鬧事剛剛平息,怎么又惹出事端了?且事情越惹越大了,越惹越沒譜了!
一切都按章勛仁所設計的那樣進行著,他爾后又指揮得力干將縣公安局的大振也跟著前往河灘村探探風聲。他章勛仁在病床上就能夠指點河灘村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