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真的不疼了,這咋做到的?我還以為我這手要廢了……”
林綿綿笑笑:“我再給你一點藥膏,你回去自己每天涂三次,明天就能消腫了,最近暫時先不要吃那些熱氣的發物。”
“好好好,謝謝謝謝。”
道謝完,池塘主人開始念叨自己是怎么被鱖魚扎的,又問林綿綿。
“你外公今天沒來?我那池塘最近又挖到了很多泥鰍和鱔魚,讓他帶孩子們去玩。”
“他們今天沒有過來,等他來了我一定轉告。”
林綿綿把藥膏遞給池塘主人,笑著應聲。
池塘主人接過去后問林綿綿多少錢,林綿綿只要了兩毛錢的藥膏費,池塘主人一聽,驚訝極了。
“這么便宜?去醫院都要兩毛錢的掛號費了……”
“給個藥錢就行了,我家孩子皮,就愛摸魚摸蝦,打擾你了。”
“沒有沒有……”
林綿綿和池塘主人說了幾句客氣話,又叮囑了幾句便目送人離開了。
幾個孩子倒是嘰嘰喳喳地去送他們的池塘叔叔了。
送完回來,歲歲悄悄地拉了拉林綿綿的衣角,小聲問她:“媽媽,叔叔的手是被泥鰍咬的嗎?”
話是歲歲問的,身后的三個孩子卻悄悄豎起耳朵聽。
林綿綿掃了他們的手一眼,碗里的食物已經空了,陸野那個碗更加不用說,人家都洗完碗了。
她暗暗瞪了陸野的背影一眼,不太高興地坐在躺椅上回答歲歲的問題。
“不是泥鰍咬的,是鱖魚扎的,鱖魚生氣的時候刺會張開,魚刺上有輕微毒液,是一種神經性毒素,被刺傷時傷口會紅腫劇痛,并會產生發熱、畏寒等癥狀。”
說到這里,林綿綿想到幾個孩子經常和外公去摸魚,覺得有必要好好和他們科普一下水里的動物。
“水里有很多魚的刺都是帶著輕微的毒液,個別的刺還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微倒刺,一扎到人就直接留在肉里了,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變得疼痛紅腫,嚴重的話是要截肢的……”
“還有一種就是如果不小心被海鮮之類的扎出血,感染了細菌……”
林綿綿花費了一個小時給他們科普了被水里的魚類或者蝦扎到了第一時間應該怎么處理。
期間陸野給她做了一碗香甜的桂花酒釀圓子,溫度剛剛好,可以直接吃,甜甜潤潤的,好吃得林綿綿都沒脾氣了。
她跟孩子們說完話,酒釀圓子也吃完了,剛把碗還給陸野,剛才離開的池塘主人又回來了。
這次卻不是來看病的,而是來給林綿綿送魚。
“這是昨天扎我的鱖魚,小林大夫你拿去吃吧,我現在是不敢碰它了,看見它們我的手就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