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為什么到現在還不愿搬呢?”
“其實就一個詞:鄉土情結,越老越不愿意離開!離開之后,就感覺沒有了根兒一樣,沒有根能活多久呢?我一個老朋友,被他兒子接到了城里,本來在山里的時候無病無災,去了倆月后就天天跑醫院,沒半年就去世了。”
“這是不是也不具有啥代表性?”我反問道。
“呵呵!”他苦笑道,“可是遠不止一個啊!”
我啞然,看來這樣的老人有很多。
“我七十歲了,臨死之前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能看到山底村人的未來在哪里,年輕人,你有什么建議嗎?”
“我……”
我本想說點什么,可又深思了一下,不管勸他搬還是不搬,其實都不是老村長想要的答案。
我搖了搖頭,突然又想到了昨天一件事,便問道:“村長,我看你們村的人很多啊,也有一些年輕人在!”
講句實在的,就算我齊安的農村老家,現在都很難找到幾個年輕人在了,可昨天我至少見到了十幾個小伙子,這讓我頗為吃驚。
“現在是橘子收獲的季節,這些孩子都是在本地的,每年這個季節,在本地的年輕人我都會喊回來幫忙背橘子,不然就憑我們一把老骨頭,橘子真得全爛地里面!”
“怪不得!”我心里又對老村長的凝聚力有了一層更深的理解。
接下來,老村長又帶著我在村里溜了一圈。
我這才發現,這個村子的規模比我想象中大的多,老村長說是因為附近幾個村子合并的,山底村的在籍人口有500多個人,絕對算得上一個大村莊了。
村里除了漫山遍野的橘子樹之外,村里還有幾條天然的小溪,魚蝦很多。
當清晨的曙光照到這個山底的村子時,那亮眼的景色簡直堪比5a級景區。
看到這一幕,我心中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本想給老村長說一下,可又擔心抬高了他的預期,還是暗自把這個沖動壓了下來。最關鍵的是,現在的我根本沒有兌現承諾的實力。
等天大亮之后,村長又請我們吃了一頓山里特色的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