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傅抬頭看了看自己老友兼東家,笑道:“你徒弟,你來教。”
楊朝明白了這犯懶的老家伙一眼,開口道:“澄心堂紙,原本應該叫<澄心紙>,唐朝時期的《徽州府志》就記載,在現今安徽的黟縣和歙縣之間,有種上等的好紙,白如凝霜,厚薄如一,販賣這種紙的店家字號<澄心>。
等到唐朝滅亡,五代十國崛起,南唐后主極其推崇這種澄心紙,把它列為皇家貢品。為了表示喜歡,他還讓人在皇宮里,建了一棟樓,取名澄心堂。
南唐后主李煜,你肯定熟悉,是個文化人。看書寫詞宴客,都選在這棟樓,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后來澄心堂紙的碩大名號。
后來到清朝,乾隆一直命人仿造澄心堂紙,而且也學李煜,在宮里建了個澄心堂,不過不管是他讓人仿出來的紙,還是新建的樓,都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
“嘿嘿,還是師傅你懂得多,學到了。”齊鳴笑嘻嘻的回了句。
站在一邊,插不上話的林軒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心里暗罵了句“馬屁精”。
不過這時候,唐師傅和楊朝明都沒在意齊鳴是不是在拍馬屁,兩人的注意力都在這畫上。
唐師傅凝視良久,才開口道:“老楊,你書畫功力比我高,你看這是不是就是展子虔《四季圖》中的那幅《踏雪圖》?”
“假的吧~《四季圖》里的《游春圖》是絹本,這《踏雪圖》換成紙本,這說不過去啊。”林軒倒不是見不得齊鳴好,單純有此疑惑,所以插嘴問道。
楊朝明白了眼這毛毛躁躁的小兒子一眼,才搖頭道:“沒什么說不過去的。唐宋時期,像是這種紙,價比黃金,比絹布要貴多了。改用澄心堂紙作畫,恰恰說明畫家的重視。